婴幼儿学步车,很多家长并不陌生,还不会走路的孩子靠它可以“满地乱跑”,家长也能“解放”出来,少操些心。然而,这看似方便的学步车背后却藏着巨大的风险。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报道了广东一名女婴在使用学步车时,摔下楼梯造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记者走访发现,江城一些家长已拒绝让孩子使用学步车,儿童保健科医生表示,学步车其实起不到多少学步作用,过早或长时间使用反而导致孩子踮足、腿部畸形。
走访:
“伤人”学步车有些遇冷
部分家长已拒绝使用
学步车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由底轮、车身架、织物布兜等组成。由于幼儿无法自主控制学步车停止及转向,容易跌倒而造成伤害,类似的事情在多地均有发生。除了广东女婴摔成重伤事件外,记者搜索发现,2012年,青海一9个月大男婴曾坐着学步车滑下楼梯,当场死亡;2013年,山东一婴儿在滑行的学步车玩耍时撞翻暖水瓶,被开水大面积烫伤。学步车伤人事故接连发生,那么芜湖市学步车销售情况如何? 家长们如何看待?
6月18日上午,记者走访芜湖市多家母婴店发现,正在销售的学步车一般为塑料材质,价格从100多元到600多元不等,车身上多安装了一些凸起的塑料小玩具,使用说明书上注有“孩子乘坐时,看护人请不要离开”的警示,但部分学步车记者并未看到3C认证标志,销售人员也只找出了合格证。在步行街附近的一家母婴店,一辆100多元的学步车质量较轻,老板介绍,正确安装孩子坐在里面不会翻倒,还能锻炼腿部、练习走路,家长也省心多了。当记者询问适用范围时,该位人员表示,“七个月大的孩子就可以使用,时间不限制”。可是,多数学步车说明书上却明确注有“极限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随后,记者又来到多家超市发现,与品牌众多、琳琅满目的手推车相比,学步车有些遇冷,只有一两款(如图),有的商场已经没有学步车的影子。在中和路上的一家超市,只摆放了一辆落了灰尘的学步车;花津路上的一家超市,一辆库存学步车被摆在了不太显眼的位置。一位9个月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以前曾考虑买学步车帮助孩子早日学会走路,不过听朋友说有安全隐患还会导致腿部变形后,一直没敢买。同样担心安全,已买了学步车的叶女士特意将多向车轮固定不动,只是让孩子偶尔坐在网兜上练习站立。曾让孩子使用过学步车的季女士向记者坦言,“有时车子滑动太快时,孩子差点翻了”。
提醒:
学步车难“学步”
长时间使用弊端多
学步车对婴幼儿学走路而言,到底有没有作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的刘苓主任表示,孩子一般在9个月时能站立,然后在站立过程中慢慢迈开步子,学会独立行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步车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束缚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和活动能力,对孩子的平衡能力、运动能力都没有帮助,起不到多少学步作用,有家长咨询,她都不提倡使用。
同时,刘主任表示,学步车上有座兜可以依靠,孩子一般都是坐在车上用脚尖稍微使力就能前进,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习惯性踮足的走路姿势;另外,较小的孩子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长时间使用可以使下肢骨骼畸形,形成“X”型腿或“O”型腿。对此,刘主任建议,如果家长坚持利用学步车“照看”孩子,一定要等孩子10个月以后在看护人的视线范围内使用,每次使用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其实,对于学步车潜在的危险,早在2011年,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提到,婴儿使用学步车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曾是发达国家造成婴儿跌倒死亡的重要原因。自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婴儿学步车后,大大降低了学步车造成的跌倒发生率。《指南》建议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车子会让儿童在他们没准备好时,有更大的活动力和高度,这将会使儿童处于危险之中。
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一整天都恶心、没力气,一检查得了急性肠胃炎,说不定还要吊水。”家住芜湖市东郊路的市民骆女士苦恼地告诉记者,因为吃了冰箱里拿出的绞肉,弄得几天身体...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