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同麻辣烫、酒酿水子、小笼汤包一样,是芜湖人离不开的美味小吃,亦是芜湖本土味道的代表之一。土生土长的芜湖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凉粉的爽滑鲜辣,外地人到芜湖,也会被这种美味征服。一块块嫩滑的凉粉,浇点酱油,撒点香菜、酱萝卜丁,端到面前时,那种色香足以让人流口水了。
凉粉不算是正餐,有点像那种想吃就吃而又吃不饱的零食。芜湖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凉粉摊子,一口锅、一桶凉粉、几罐调料,再加几张桌子几条凳子,就能支起一个摊。和姐妹淘物逛街走累了,歇一歇,顺便吃碗炒凉粉或刨粉吧。摊主将凉粉盛到碗里,动作麻利地撒上香菜、碎酱萝卜丁,舀点酱油醋汁,放点水辣椒酱,再来点虾米,一旁的食客光看这一连串的动作,已是迫不及待了。
炒凉粉在冬天里散发着温暖的热气,而凉爽的刨粉是江城夏天的味道,丝状的刨粉有滑过喉咙的快感。
在芜湖,说到凉粉,几乎无人不知老濮凉粉。还是老十二中对面那个位置,只是稍微往里面挪了10米,多年的坚守不变就如老濮凉粉的口味一样。身处异域他乡的芜湖人,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能在老地方找到老濮凉粉,这让人心里暖暖的。日前一个傍晚,记者来到老濮凉粉店,顾客依然不少,老板娘朱翠热情地招呼着来客。门口的铁质平底锅里剩下不多的凉粉,还在嗞嗞地冒着热气,随之升腾的还有一股香味。“一分多钟就炒好了,非常快的,一天能卖三大桶。”朱翠笑着说,具体多少碗还没细算过。铁锅旁边是罐装的调料,醋汁、酱油、水辣椒、虾仁、麻油,“各家味道不同,关键是调料。”朱翠说,她家的醋是经过处理加工的,里面放入了蒜蓉,水辣椒也是自制的,而调料中的小虾仁,让老濮凉粉吃起来更加鲜香。
凉粉是如何制作而成的?朱翠引着记者走入后屋,里面放着正冷却着的凉粉。一口大缸里放着浸了水的凉粉,用手摸起来有点硬有点黏,弹性十足,“这些粉是用蚕豆、豌豆做成的。”朱翠说。放一段时间后,再将这些凉粉转入一只铁桶里,然后用一锅开水倒进,等过一夜自然冷却后,再将凉粉放入长方形平底无盖的铁板里,最后像切豆腐一样,将凉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即可。与别人不同,老濮凉粉最大特色是凉粉“筋骨”好,怎么炒都不糊、不散,刨粉也刨不断。
资深吃货小汪自小就是吃老濮凉粉长大的,他以前在老十二中上学,放学后吃一碗凉粉是必须的。现在工作了,还常常开车去吃,“芜湖市那么多家炒粉,吃来吃去还是老濮家好吃。”和小汪一样,很多从十二中走出去、从芜湖走出去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老濮家的凉粉。“逢年过节,好多芜湖人从外地回来,都特地赶来吃,临走前还打包带好多份出去。”朱翠说,店里几乎都是回头客。很多人要求加盟老濮凉粉,都被店主濮忠月和朱翠夫妇俩拒绝了,“店一多就保证不了质量和口感。”
不管是老濮凉粉还是别家凉粉,都是芜湖人味蕾上抹不掉的家乡味道,看似简单的制作工艺中,蕴含着芜湖人的智慧,一碗一碗的凉粉,让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芜湖人的乐观随兴和知足常乐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记者 李贾 文 汪武 摄
新闻推荐
随着庞某等四名被告人的上诉被驳回,芜湖首例“酒托诈骗案”日前尘埃落定。在这起36人获刑的案件中,首犯庞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其他团伙成员被判六年二个月...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