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今起,本版开设“节俭美德 全民节约”专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倡导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推动全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报讯 闲置物品,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每个家庭中,与其放着折旧变成废物,不如将它们“解放”出来,送给他人或是进行交换。但上哪去找这样的交易平台呢?或许有人会上淘宝、易吧,在网络平台上处理闲置物。而记者近日走访得知,你我身边不乏“实体”的交易平台,在芜湖一些社区,就专门开辟了场地,用来接纳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并帮助其进行“交易”。
在裕溪口街道新裕路社区,有个“爱心中转站”,接收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再转赠给辖区困难户。日前,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的一间房里,记者看到“中转站”里,到处摆放着居民捐赠的旧衣物,多是秋冬天御寒所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旧衣物有的是居民亲自送到社区的,有的则是他们上门走访时收集来的,这些物品都将无偿地捐给困难户。为此,社区还购置了一些衣架,每到办活动人多时,他们就摆个“小摊”,将衣服一件件整理好挂起来,供居民随意挑选。其实,自去年下半年成立以来,“爱心中转站”已接收了很多实用的闲置物品,如旧床垫、电器,因为东西好,居民捐到社区后,第一时间就搬进了困难户家中。
“易物长廊”,是中央城社区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社区用一块阳台大的场地,陈设居民送来的闲置物品。由于辖区内居民生活条件普遍较好,“易物长廊”接收的闲置物种类多样。有的家庭宝宝长大了,一些玩具、推车用不着了,家长就会将它寄存在“易物长廊”,或是捐赠给其他家庭,或是与别人的闲置物进行交换。前不久,社区内有位老人半身不遂,整日卧床不起,大小便不能自理,但老人不习惯用尿不湿,社区便将居民捐的旧棉毛衣裤送给他,其家人旧物利用,将衣物做成了尿布,解决了老人的大难题。
据了解,社区之所以能设立易物平台,是因为与居民联系紧密,地缘上相近,可以发挥桥梁作用,故成为居民家中闲置物品的“中转站”,在芜湖市鸠兹社区、凤凰山社区等地,都设有这样的平台,但社区工作者坦言,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居民的参与度不高,一些社区没有场地,限制了易物平台的运作,以及社区如何管理运作、帮助居民对接交易,这些都有待更多的实践。记者 康丽
新闻推荐
业内建议政府为家政服务开出“指导价”家政市场“冷热不均”盼调节
入夏以来,芜湖家政市场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局面。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一方面,出现局部的用工荒;另一方面,家政工人月工资差距不小。对此,有市民和业内人士建议政府给家政行业开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