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旬的一个星期一,洪洋平起了个大早,驾车从三山区赶到市中心血站。胳膊上插上管子、躺在献血床上,暗红色的血液在管子里流动,被机器分离出需要的成分,再回输体内。洪洋平告诉记者,他接到市中心血站A型血小板告急的电话后,放下公司的业务立即赶了过来。两个小时后,洪洋平成功捐献血小板“一个指标量”,随后他将市中心血站给予的100元“交通补助”又捐给了贫困大学生。
洪洋平在南京的名气远比在芜湖大,洪洋平在南京曾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十多年来,洪洋平已经无偿献血35次,折合成全血计算达40200毫升(江苏省折算方式与安徽省不同),如按照安徽省的折算方式也达26000毫升,相当于人体中的血液换过一次。
2003年3月,在南京打工时洪洋平第一次撸起袖子走上新街口街头的献血车,无偿献出全血400毫升。洪洋平从此成为了一名“无偿献血爱好者”。先是无偿献“全血”,但是献“全血”的周期长达半年,而且临床应用上对于“成分血”的需求量比较大,于是洪洋平改献血小板。
2010年返回芜湖创业后,洪洋平奉献爱心的主阵地也转移到了家乡。日常生活中,洪洋平也常常遇上一些怀疑“献血伤身”的朋友和亲戚,“你看我献血11年了,身体好得很,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比一般人强,连感冒几乎都没有。”洪洋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献血不会影响健康,还能救人一命,希望带动更多的人走出误区。“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献下去,把无偿献血坚持到底。”他说。
记者 吴安亚 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最近,很多市民发现,虽然已经立秋,但是蚊子似乎依然来势汹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动物专家解释称,这样凉爽的天气,不仅人喜欢,其实蚊子也很喜欢。对它们而言...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