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是芜湖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惠民环保工程,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切欢迎和高度赞扬,运行近两年来,其正面效应也日渐凸显。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小问题,却也不容忽视。神山公园这处租赁点,停用一个月,也不见有人来修,面对问题,相关管理部门是视而不见还是解决问题的效率太低呢?
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对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公众有着较高的期待。任何细小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市民租车不便。但近期来,无论是在网站论坛还是本报热线,有关公共自行车的投诉都不鲜见,市民投诉的焦点问题包括少数站点长期停用,被搁置浪费;系统升级导致很多市民的租车卡无法正常使用;问题车辆长时间得不到维修……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原因;我们细读相关管理部门的回复,似乎也很有道理。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原因,寻找客观因素上,可以预见同样的问题还会重复发生。我们更应该关心,相关部门如何能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否制定更好的管理机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公共自行车,但是,运行不善等负面新闻也在很多城市发生。而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重视程度,芜湖在推行此项工作时,都堪称大手笔,从其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也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效果。面对市民接二连三的投诉,相关管理部门不应只是“被动应付”和解决,更应将其当做一种警醒,举一反三,全面梳理当前公共自行车运行中存在的“小”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尽快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芜湖市公共自行车骑行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
新闻推荐
“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孙女上不了户口,也因此上不了学。”8月26日,家住绿影新村的傅大爷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寻求帮助。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傅大爷家,傅...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