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复出”切忌“静悄悄”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8-18 19:58   https://www.yybnet.net/

2013年6月,在吉林省长春德惠市,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120多人在这次事故中遇难。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官方通报,德惠市市委书记和市长被撤职。今年8月13日,有记者发现,两位被撤职的官员已经复出,分别出任某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和长春公交集团董事长职位,从被撤职,到另地为官,不到一年时间。而据媒体报道,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官员免职案例、40名因突发事件被免职的官员中,半数均获复出,而且,都是在悄然中复出。

在突发事件中,将负有责任的官员免职处理,表明立场、以示惩戒,这也是一种危机公关的手段。认真分析这些官员被免原因,大多是因为“对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吉林大火的隐患自有相关部门监管,市委书记、市长虽有渎职,但决定性的错误并不完全在于他们本人。这么说,不是为他们喊冤,“主要领导责任”必须落到实处、追究到底,最终处理决定毕竟关乎群众利益、个人前途,应该稳妥慎重。

群众看官员被免,多少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被免旋即复出,而且是“偷偷”的复出,更是怀疑背后的猫腻。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反响较大的事件中被免职的官员,早被骂的体无完肤,划归到了“对立面”,这样的官员也能“复出”,自然人人喊打。从组织程序上来说,免职是针对某些官员不再适合现任职务时的处理方法,但这不是纪律处分,而是干部任用的组织措施,只要符合规程,可以安排这些官员复出工作。官员虽是公仆,但也是人,总会有犯错的时候,只要党性、品德、能力没问题,只要改正错误、改进工作方式,作出更多的贡献,让他回到适合的职位,也是人尽其用。

看不到的总会让人联想,对于这些被贴上标签的复出官员,群众的挑剔和质疑在所难免,20个复出官员,他们有没有承担相应责任、有没有改过、有没有拿出新的政绩呢?如果一切符合规程,复出有所依据,为什么不晒出来给大伙瞧一瞧呢?组织部门安排悄悄复出,也许是为了“保护”官员,避免舆论的再次关注,但也失去了一次取信于民的契机,解决不好根本的信任问题,再有矛盾发生,不良效应将成倍放大。保护官员,不该是藏着掖着,把任命程序拿到阳光下晒一晒,让群众清楚明白、提出意见、理解支持,这才是对复出官员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反腐的高压态势让中国官场战战兢兢,复出官员们眼下的状态,也应该是如履薄冰。对于吉林省的组织部门来说,这又是一次危机公关,开诚布公是化解质疑的最好办法,不如公示干部任用的流程,说清楚“不足一年安排复出”到底出于何种考虑;德惠市的这两位官员更应该知耻后勇,用实际的工作成绩来证明自我的价值。官员,应该具备敢于直面质疑甚至背黑锅的气度,群众的拥护才是最稳固的靠山。

江帆(芜湖广电生活频道1890栏目制片人)

新闻推荐

本周仍多阴雨天气

本报讯 芜湖市雨水天还将持续多久?记者昨日从市气象部门获悉,本周芜湖市仍以阴雨天为主,气温回升较慢,持续的雨水和凉爽是近年来少见的。据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复出”切忌“静悄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