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跳广场舞,大叔打太极拳,这差不多是当下芜湖广场健身的“流行趋势”,而记者发现,同样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效果甚至被认为更胜太极拳的“五禽戏”却在我们江城少人问津,这究竟为何?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在芜湖,能见到习练“五禽戏”人数最多的地方要数位于城南的安徽中医药高专校园。近日,该校宣传部的许部长告诉记者,“因为我们学校的特殊校园文化,‘五禽戏\’多年来一直是作为我们中医学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课程,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课间操也是‘五禽戏\’。” 在中医药高专的校园内,一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只要不下雨下雪,他们早晨6点都要去操场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和学习各种拳和操,目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易筋经、少林内功,五禽戏应该也是要学的。“我觉得学校这样的课程安排很好,大家都非常支持,可以让我们从年轻开始就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我们希望这样的课程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沈主任坚持打五禽戏已经有20年,对于五禽戏的养生效果深有体会。“五禽戏的熊戏、鹤戏、虎戏、鹿戏、猿戏,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比如熊戏可以加强脾胃功能、增强体力;鹤戏可以增强肺呼吸功能,调运气血,疏通经络;猿戏可以锻炼肢体灵活等。”沈主任说,五禽戏在芜湖确实打的人非常少,一个原因是普及得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定难度,“如果学得不到家做出来有点滑稽,还有人觉得是模仿五禽,没有美感,所以很多人兴趣不大。但五禽戏打得好养生效果奇佳,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我觉得大家还是可以学一学的。”对于五禽戏作为康复医疗的一种手段,沈主任认为,因为有一定难度,在模仿动物的动作上要求惟妙惟肖,所以只有肢体功能恢复上佳的病人才可以尝试,一般的病人难以做到。
虽然“五禽戏”在芜湖的大众健身中还没有普及,大部分人仍停留在历史课本或者听说过的阶段,但也有体育老师对“五禽戏”情有独钟。据悉,育红小学的一位女老师就曾在体育课上将“五禽戏”教给过学生们,孩子们的反应非常好。“因为五禽戏难度较大,所以一般我们会选择高年级的学生才去教授。”这位体育老师表示。
记者 胡芳 实习生 秦颖
新闻推荐
会员卡不小心过期了,当时办卡时商家声明了“逾期无效”,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只能默默将卡扔掉?9月16日,市民周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办理淘气堡会员...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