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八位老友与王兆鹏相聚本报牵线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9-16 18:39   https://www.yybnet.net/

新闻回顾:93岁的王兆鹏老人子孙满堂、生活无忧,可是每逢回忆过往时总有两个人的身影常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那就是40多年没见面的老邻居老朋友周美英、朱家荣夫妻俩。王兆鹏的儿子王先生希望通过晚报找到这对夫妻,满足老父亲的中秋节心愿。(详见本报9月11日报道)

最新进展:“我就是周美英,就是王兆鹏要找的老朋友……”报道见报当天,77岁的周美英给本报打来电话,言语中欣喜万分。更让周美英、王兆鹏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晚报牵线,还有七位原纸品印刷厂的员工也取得了联系。9月13日上午,大家在王兆鹏的住处欢聚一堂,9位多年未见面的老人共同回忆了那段属于他们的艰苦奋斗的岁月。

晚报搭桥

昔日老友取得联系

9月11日上午,大江晚报刚刚送达江城的各个角落,“周美英、朱家荣,你在哪里?”的声音便四处传开。“一大早,我就接到了朋友、亲戚的电话,说有人在报纸上找我。”周美英说,家里订晚报多年,翻开报纸后,果然看见老朋友王兆鹏在寻找自己和老伴,着实感到惊喜,便赶紧给本报打来了电话。

“我们也很想念王兆鹏,可是不知道他在哪里,真没想到90多岁的他还在找我们。”周美英表示,当时她的确是纸品印刷厂的会计,由于两家离得较近,王兆鹏又遇到了困难,她和老伴便常去看望王兆鹏的母亲,关系一直处得不错。不过,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由于搬家、换了工作单位,渐渐失去了联系。如今,周美英和80岁的老伴朱家荣两人居住在富春园小区。

谈及老友王兆鹏,周美英感慨地说,虽然多年未见面,但她和老伴仍清楚地记得40多年前,大家一起互帮互助的日子。“他为人正直,工作非常勤劳,对我们夫妻俩也格外关心。”得知王兆鹏也居住在城南,周美英赶紧委托记者告知王兆鹏的儿子王先生,说要去看望老朋友,一起叙叙旧。

当记者将这一好消息告诉王先生后,王先生也是惊喜万分。当日上午,还在外忙碌的他赶紧回到老父亲身边,用书面交流的方式给老父亲“报喜”。王先生说,老父亲很激动,虽然耳朵已听不清,但还是拨通周美英家的电话,一阵寒暄。

惊喜万分

九位老人幸福相聚

更让王先生高兴的是,因为晚报的报道,原纸品印刷厂的几位职工也联系到了老父亲。原来,几年前,周美英和原纸品印刷厂的出纳员钱玉凤曾相遇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71岁的钱玉凤看到晚报后便与周美英联系上并商量去看望老厂长王兆鹏。随后,钱玉凤将“王厂长生活在芜湖”的消息告诉了原纸品印刷厂的工人杨淑英,70岁的杨淑英又通知了其他5位还常有联系的老同事。大家一起约定要给老厂长一个“惊喜”。

按照约定时间,9月13日上午9点多,八位老人特意带着些营养品赶到了王兆鹏在都宝花园的住处。记者在现场看到,推开门,围坐在长桌前,大家齐喊“王厂长”,戴着帽子、身材已有些佝偻的王兆鹏惊喜万分,一个个仔细望去,慢慢地认出每一位昔日同事。在大家的记忆中,王兆鹏是位好人,工作负责,体贴员工,爱帮助人。“那时,王厂长常将自家的菜籽油带来给印刷机器上油。”“我在家坐月子不方便出门,细心的王厂长特意将工资送到了我家。”不一会儿,大家便像老朋友一样,围着王兆鹏聊了起来。

事隔40多年再次相聚,对于9位老人来说是一种怀念,更是难得的缘分。周美英告诉记者,让她没想到的是,岁月变迁,通过一篇报道的牵线也让她见到了多年未联系的几位老同事,千言万语道不尽,很感谢晚报的牵线搭桥。心愿完成,王兆鹏则直感叹很幸福,“我子孙满堂,90多岁了,能走能说,很幸福!我还能与这么多老朋友再次重逢、回忆过往,很幸福!” 记者 芮娟 实习生 吴燕红 文/摄

新闻推荐

吃蟹有讲究 下嘴需谨慎

本报讯  民间谚语,一盘蟹,顶桌菜。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不过专家提醒,这样的好东西吃来也有讲究,并非人人都能享用。在芜湖市...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八位老友与王兆鹏相聚本报牵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