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亮点不在“文理分科”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李平说,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9月4日正式发布。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作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等。他认为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芜湖一中教务处主任、省特级教师许纪友说,媒体和群众大多把目光聚焦在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上,但他认为,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最大亮点并非文理不分科,而在于三个方面:一是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二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三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原因很简单,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的框架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格局。而这三方面的改革,将会带来录取制度改革的突破,同时让高招更加公平公正。
他说,这些年来,高校自主招生一直在高考前进行,作为重点高中的一线教师,看到的弊端很多,许多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获得加分,结果由于高考成绩或报考志愿的变化,加分用不上。如果高考后自主招生,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与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学业水平考试怎样“保真”?
《意见》中指出,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市区多所高中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说,目前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只与高考录取软挂钩,能起的作用很有限,但新改革是学生学业考试的6个科目中,自选3科其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录取到怎样的高校。
但一位省示范高中高三教师说,目前学业水平考试舞弊现象比较严重。新的改革,学业考试的科目是学完一门考清一门,如此这般后,学业水平考试将如何组织?要组织的像现在的统一高考这样严密规范,考试成本、社会成本该有多大?家长、考生乃至社会是否能够承受?不像统一高考那样组织,那么它的公正性、真实性又怎样得到保证?现在的统一高考考纪监督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每年还有那么多人胆敢“以身试法”,若改革后的学业水平考试做不到像统一高考那样,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也有老师担心说,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学生今后可能从高一到高三都在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计入高考成绩,学生自然都想拿高分,对学生来说就会有多次小高考,压力很可能会增大。
高考分类考试有多少实质意义?
《意见》指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但采访中,芜湖普通高中的许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认为,实质意义可能不大。安师大附外的李平校长认为,现在的高中生,真想上学的都一心想考取普通高校,想考取普通高校都得参加统一高考,即使实力不够,大部分学生也想“碰碰运气”,分类考试对缓解考生压力的作用有限。更关键的是,现在高职招生已经是“买方市场”,许多高职院校完不成招生计划,而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分类考试对普高学生还有多少吸引力?
采访中,记者从芜湖高职院校了解到,像芜湖、合肥这样城市的高职院校,这些年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的自主招生,招生计划完成的情况还不错外,全省其它城市的许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完成得并不如意。
改革后高校招生的胃口如何满足?
市一中许纪友老师对记者说,在学业水平考试6门学科中选3门计入总分,会有20种排列组合方式,新改革后,只有明确了高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学生才能作出选择,学校才好安排教学。他认为,一旦高校录取若对科目成绩有要求,情况就会变得很复杂。一旦高考录取成绩由两部分组成,高校有可能采取两种主要的招生模式。
第一,不同的专业对某科目成绩提出要求,比如,土木要求物理成绩达到某个分数,化工要求化学成绩达到某个分数。不同的高校,甚至同一高校的不同学院、专业,都有不同的招生要求,非常个性化,也非常复杂。这对学生和家长而言,是极大的考验。因为学生和家长需要了解,什么专业有什么科目成绩要求,在考前就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确立学科方向,甚至是职业方向,并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第二种模式是,维持现有招生形式,只以总成绩高低录取。这样会出现一种可能,比如报考土木的考生,有可能是靠历史政治等成绩拉高的,物理等对专业很重要的科目,成绩并不好,也顺利考上,但学生自己可能读不下去,难以完成学业。
他说,新改革实施后,高校应迅速公布各专业招生录取对相关学科成绩的要求,否则学生将无所适从。
高中学生有赞有弹意见不一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高中生,对于新的高考改革,有的学生表示赞同,有的学生并不支持,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
有的学生认为,文理不分科后能学得更全面,灵活性也更强。“有的人历史不好但是政治、地理和化学不错,就不必纠结选文科还是理科,这样下来高考成绩也更具有竞争力!”附中的一位陈姓学生说,不分科以后,学生能发挥所长,也能取长补短,学习竞争力也会大大增加。“总是学理科挺枯燥的,天天除了公式就是公式,除了计算就是计算,加点文科科目可以调剂一下。”附外高二学生小李认为,文理不分科,在填报大学和专业时选择面更广。
也有的学生认为,新改革让学习的压力变得更大。“英语两次考试,学业考试学一门清一门,会让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压力变得更大。”高二学生小倩认为,新改革没实施前,一次考试就完事,改革后,由于想得更高的分,外语考试可能大部分学生会参加两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像对待统一高考一样,这样压力不增大才怪!“术业有专攻,理科好的学理科,文科好的学文科,文理科不细分会导致学习的专业性不强。”几位学生认为,原本的文理分科就是按照文理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来划分的,学得杂了得不偿失,找不到自己的专长。
此外,还有学生持中立态度,认为改不改都无所谓。“我的理科比文科好,以后也必然会选理科类的专业,所以不管分不分科,最后我选入高考成绩的科目还是化学、物理、生物。”附外的一位学生如此说。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提升芜湖旅行社业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业界形象,9月12日,全市旅行社总经理培训班在芜湖龙山露营地开班,芜湖各旅行社总经理、外地旅行社在芜湖设...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