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家遇喜事,燃放烟花鞭炮,是传统民俗。但当这种民俗扰民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忍受时,就该适当调整了。在主城区进行禁放,就是市委市政府对民意的热切回应。而今,禁放令的执行状况却不如人意,三更半夜、凌晨时分,城区内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谁在卖鞭炮,谁在放鞭炮?又该由谁来管?
对于禁放令,芜湖市曾予以严格执行,并多部门联动,下大力气予以整治,2011年有关部门甚至在媒体上专门开设禁放曝光台,对随意燃放及违规运输、售卖烟花鞭炮的行为予以警示、处罚。这样的措施,显然卓有成效。但近一段时间以来,这种现象却死灰复燃。本报记者调查采访获悉,无论是放鞭炮,还是售卖鞭炮,都似乎变成了“被默许”的行为。燃放者肆无忌惮,售卖者虽“遮遮掩掩”,但生意仍照做。“禁放令”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民众投诉增多。
执行禁放令,为何这么难?有关部门或许会吐槽“苦衷”:比如等听到鞭炮声响,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燃放者已不知所踪了;再比如放鞭炮一般都是办喜事,严格执法可能会伤害到燃放者的“喜气”……但这些苦衷显然不能成为疏于管理的借口。令行禁止,不仅事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更直接关乎群众的利益。面对满城的鞭炮声,我们绝不能让“禁放令”继续躺在纸上睡大觉。在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更不能让鞭炮声“炸伤”城市的文明形象!
“禁放令”能否真正贯彻实施,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林 见
新闻推荐
每年中秋节前,芜湖市场上都能看到各种口味的月饼,且口味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但是,说到经典款的月饼,“五仁月饼”当仁不让(如图)。尽管在网络上被众多网友叫嚣着“让五仁月饼滚...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