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平淡是真九旬夫妻的爱情故事

来源:黄山晨刊 2015-02-16 20:13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舒俊

他是一位高中老师,她是一位小学教师;他们是同龄人,两人的岁数加起来正好190岁;他们53年相互携手,演绎一段平淡是真的爱情故事。

2月10日下午,记者走进屯溪区阳湖镇稽灵山社区张华民和季助莲的家。两位老人两鬓斑白,但精气神却特别好。尤其是季助莲,虽然戴着助听器,可说起老伴张华民,她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年轻的时候人长得可以,1米7的个头,会讲俄语、英语,自学日语,还会游泳、拉二胡。不像我,只会教语文。”用一句时兴的话说,他就是她心中永远的“男神”。

张华民和季助莲今年都是95岁,张华民的老家在重庆,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福利专业,曾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工作;季助莲是江西人,毕业于芜湖师范学校。上世纪50年代,两人先后到屯溪工作。张华民在屯溪一中教英语,季助莲在屯溪二小教语文,后在九小退休。谈到两人的结合,季助莲说出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抗战时期我就嫁人了,那时候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自己不喜欢也没有办法。后来我还是选择离异,他当时也是丧偶。当时一中的党支部书记和屯溪一小的校长是夫妻,他们极力撮合我们见面。本来我是不准备再婚的,可介绍人太热情了,非要撮合我们。记得当时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个周末,地点就在介绍人的家里。其实那个年代彼此也没什么第一印象,我们就听党的话,组织上说他怎么怎么好,我也就同意了。”季助莲笑着回忆说,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其实真正接触的时间并不多,平时两人工作都忙,张华民带高三英语,季助莲带班主任,只能周末偶尔见个面),两人也就顺理成章地领了结婚证。那年,他们42岁。

对于这个重组的家庭,张华民对季助莲一直很感激,因为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当时他有一儿两女,最小的才12岁。之前介绍人就说‘你跟他结婚,他的小孩子就不会苦了\’,我们婚后我没有再生育,他的三个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季助莲说,哪怕自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对孩子们的好也让孩子们对她心生敬意,她永远都是孩子们心中的好妈妈。现在两人年纪大了,在屯溪的小女儿不放心,晚上都回来住,就在他们的隔壁房间搭个床睡。

二老请了一个日间保姆,负责做顿中餐、打扫卫生,而早餐和晚餐则由季助莲自己弄。季助莲介绍:“我们饮食上不讲究,早上煮稀饭,晚上煮八宝饭。平时,我们的爱好就是看书、看报、听广播。过年过节,以前的学生都不忘打电话送上祝福,社区也很关心我们,生活相当幸福。”在小区,两人经常一起散步,成了邻居眼中羡慕的一对神仙伴侣。

说到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张华民的秘诀就是互相尊重,季助莲的秘诀则是宽容。“对人家要宽,对自己要严。我们之间也不存在谁听谁的,哪个有理就听哪个。”张华民说,一直以来,他只要发了工资,都会主动交给季助莲。“那时候工资不高,又要养家糊口,有一次他去上海出差,自己什么都没买,却给我带了一条呢子围巾,让我高兴了很久。”季助莲笑言。

他们之间没什么甜言蜜语,有的只是那份淡淡的、真心的相依相守。“孙女在美国工作,外孙在澳大利亚,子女都好。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蜜糖一样甜,有高龄补贴,免费坐公交,凭老年证到医院看病还优先,知足了。身体健康就有了一切,2015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健康。”外向开朗的季助莲说着,默默坐在一旁的张华民则始终微笑着。记者准备起身离开时,腿脚不便的张华民站起身来相送,季助莲赶紧扶着老伴,两只布满皱纹的手十指交叉,自然相牵。

新闻推荐

读书评书寒窗不寒——车前子散文集《不寒窗集》读后

□ 芜湖 张梅年末,将书桌上随意叠放的书稍作整理,留下的十几本,竖放在电脑旁,书似青山任排列,文字的青山一直青葱悦目,入山忘归,好的文字是一种长久的吸引,车前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父亲的村庄2015-04-24 18:58
猜你喜欢:
评论:(平淡是真九旬夫妻的爱情故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