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二三十年前,公交车驾驶员绝对能称得上“香饽饽”。不过,随着城市发展,公交线路越来越多,驾驶员这个活儿,真不是那么好干的——
“按标准比例,一辆车要摊到两三个驾驶员——1:2.3是个合理比例。但这个比例在我们这儿只有1:1.2。”记者从芜湖公交集团了解到,目前,受工作强度大、待遇缺乏竞争力、驾培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芜湖公交正遭遇驾驶员新鲜血液不足的烦恼。
等公交的时间变长?
最近几个月,常常有市民通过微博、来电反映:“感觉”一些热门线路的候车时间过长,是否可以适当增加车辆。
对此,记者曾以24路为例咨询过公交集团,并从该集团营运部获悉,24路配车24台,每天挂班21-22台,加班条件不够。换句话说,一些热门公交线路并没有全负荷运转。为什么?司机师傅都在路上呢。
近年来,芜湖公交发展迅速,目前共有线路95条,去年新辟线路6条,客运量达1.67亿人次,日均客运量55万人次,出行分担率上升至22%。在公交大发展的背景下,驾驶员短缺的问题也日渐显露。
“以前是人多枪少,现在是枪多人少。”芜湖公交集团一位高层透露,目前芜湖公交有营运车辆1380台,驾驶员1647人,比例仅为1:1.2,从理论数据看,几乎一个驾驶员就要负担起一辆车的营运。现实也是如此,原本应该“白加黑”两人倒班开一辆车,而今变成了3个人开两辆车或是4个人开三辆车。“绝大部分驾驶员一个月只有三四天的休息时间。”
此外,目前,公交驾驶员高龄化现象也十分严重,45岁以上的驾驶员占到了一半以上。
付出和待遇不成正比
起早贪黑是公交驾驶员的职业特征,无论过年过节、风霜雨雪,他们都必须坚守在岗位上,保障群众出行需要。这就让公交车驾驶员和出租车及班线车驾驶员在性质上有着明显区别——前者必须准时准点,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维持线路的正常营运。同时,按目前公交客运量来计算,平均每辆车每天要面对400名乘客,公交车厢就如同一个会客厅,有好人好事,也有纠纷矛盾,这对驾驶员的职业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可是在收入上,相比其他客运岗位,他们丝毫没有“竞争力”。有关人士透露,按工作8小时不加班的情况来算,扣除五险一金外,驾驶员每月的平均工资3000元不到。
此外,因为工作强度大而催生的一系列职业病却一个不少,如颈椎、腰椎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常常困扰着公交驾驶员,一些年纪渐长的驾驶员因身体状况转岗的大有人在。
同样是开车,为什么不去选择轻松的?去选择规矩少的、待遇好的?所以,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但凡有点本事的,都不会扶公交车的方向盘”。
培训和招聘的压力
驾驶员后继无人,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就是,目前芜湖市公交驾驶员培训能力有限。由于驾考增项、场地面积和成本限制,自2013年以后,全市驾校大多停止了A照培训,目前全市19所驾校仅安奇驾校还在开展A1照驾培业务。而公交驾驶员上岗所需的A3照,也属于定向培训,仅公交驾校开展。
另一方面,据公安部规定,驾驶员在获得A照后,须至少一年的实习期,并无扣分记录,方可从事客运工作。“原来,找驾驶员可能是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现在,可供选择的驾驶员越来越少。”芜湖公交集团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称,如今好不容易挑来的驾驶员,在经过政审、技能考核后,在实习过程中觉得辛苦,可能还会主动离开。
驾驶员后继无人,也急坏了人事部门。为此,近年来,芜湖公交集团主动上门,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互联网招聘等多种渠道招揽英才。考虑到让驾驶员就近上班,公交集团对新开路线实行区域化招聘,用稳定的工作、方便的通勤吸引驾驶员。下一步,芜湖公交还将加大对培训市场的开发与合作,对定向培养的驾驶员实现无缝就业。
城市长大了,公交多了,驾驶员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如何破解驾驶员招工难?业内人士认为,公交对缓解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污染等矛盾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政府应该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将其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除了在培训上下功夫,政府应和企业加强联系,通过星级驾驶员评选和提高员工待遇,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更多奖励;社会对驾驶员也应增进理解,让驾驶员收获更多荣誉感和社会影响,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记者 王世宁
公交车师傅每天不停地穿梭在车流中
下班后需要把车内的卫生打扫干净
新闻推荐
这个季节,人们都喜欢踏青、垂钓、放风筝,以及摘草莓。天气不冷不热,扶老携幼找一片草莓园,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确实很有意思。芜湖的周边,草莓园有很多处,采摘的价格,每斤20元左...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