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然而,家住鸠江区沈巷、今年15岁的花样少年朱宏轩却躺在苏州的病床上遭遇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折磨。孩子的疼痛是妈妈最大的牵挂,为给孩子筹钱治病,母亲节这天,朱宏轩的妈妈张庆荣还在憔悴奔波……5月11日,晚报爱心驿站报道的《母亲节,她为病子奔走操劳》一文牵动着众多读者的心,不少好心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位无助的母亲。
“这位母亲很不容易,我想给他们捐点款”“孩子病情怎么样,如何捐款”……这两天,先后有10多位市民纷纷致电本报热线0553—3838110,咨询捐款渠道和细节。市民邓女士家住红梅新村,看到报纸后,她赶紧找记者要了张庆荣的银行账号汇去200元。邓女士表示,自己是位母亲,孩子也在上初中,更能感受到一位母亲面对病痛中孩子的无助和伤心,捐款是为了表达心意,祝愿孩子能早日康复。作为母亲的刘女士也第一时间给张庆荣汇去了1000元。
市民赵先生是一位残疾人,也是一位保安,生活条件并不好,他也想为朱宏轩捐款尽点心意。昨日中午,记者赶到旭日天都小区时,右手因工伤没有手指的他慢慢地掏出100元,希望通过记者转交给张庆荣。“钱不多,尽点心意吧。”更重要的是,赵先生想通过捐款告诉张庆荣:温暖常在,好人还是很多的,希望孩子能战胜病魔。
让记者感动的还有,很多爱心人士始终不愿意透露姓名,低调捐款。12日上午,一位女士打来电话说要为朱宏轩捐款500元。当记者再三追问时,她才匆匆表示自己姓“杨”。可当记者发短信给她时才发现,短信记录显示她还曾给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沈雨捐过款,而上次她称自己姓“许”。
一边是芜湖市民无私地奉献着爱心,另一边张庆荣还在四处奔波筹钱。5月11日,张庆荣还来到芜湖市区,想寻求企业、路边行人援助。记者见到她时,还没顾上吃饭的她脸色很差,很是疲惫,“孩子最近又感染了,老是发烧,医生建议尽快骨髓移植。”不过,这两天,当银行账号陆续收到近4000元捐款后,张庆荣的心里暖暖的,也不像之前那么无助和焦急了。她也想通过本报向所有好心人说声谢谢,她还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孩子筹钱。
记者 芮娟
病魔无情,人间有情。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想帮助无助的母亲张庆荣,如果你想为她儿子献一份爱心,可通过中国农业银行账号 6228481998954988675(户名:张庆荣)汇款表达爱心,也可直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553—3838110与本报记者联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从5月11日起,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医师访问团在芜湖天门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中医学术访问交流。据悉,此次活动在芜湖市基层医疗机构尚属首...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