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了解芜湖历史有了好去处芜湖市博物馆开放首日6388人“尝鲜”

来源:大江晚报 2015-05-02 20:5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昨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备受芜湖人关注的芜湖市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尝鲜”。博物馆全天接待游客6388人。以人为本的展馆设计、丰富多样的展示标本、展现芜湖昔日街景的“老照片墙”和“十里长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有剪彩仪式、没有名家大腕、没有彩带红绸……昨天上午,芜湖一处重要标志性公益文化设施——芜湖市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行。人们在这里品鉴芜湖厚重历史,体味地域文化特色。

开馆时间是上午9:00,但8:30不到,馆门前就陆续有人过来排队,倪女士和女儿排在队伍最前面,“早上7点多就从南瑞坐公交车赶到这里,以前没有去过博物馆,现在芜湖有了博物馆,就想带孩子来长长见识。”倪女士对记者说。

昨日一整天,馆内观众川流不息。“有特色!”“很大气!”……入馆观展的市民对博物馆不吝溢美之词。芜湖老照片墙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你看,这是当时的中山桥、中山路,还有那老浮桥,这些都是我们曾经记忆中的城市。”张大妈看着这些照片感慨道。

在馆内的“十里长街”上,人头攒动,人们仿佛真的来到了那久违的十里长街,“钱庄”“绸布店”“酱坊”等按当时场景复制的11家店铺成为老芜湖的缩影。让市民感受到当时芜湖长街市声若潮、至夜不休的氛围。

在3楼陶瓷展厅,展出了馆藏隋唐时期的彩陶及清朝各时期陶瓷精品。“太美,太迷人了!”观众们一走进这个展厅,就纷纷被眼前那些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精美瓷器艺术精品所折服。“我是老芜湖市民了,一直不知道市博物馆有这么多宝贝呢。”一位老先生说,他从报纸上得知今天博物馆正式开放的消息,大清早就赶过来一睹为快。

昨天前往市博物馆还有不少由家长带领而来参观的小朋友。“传统艺术如玉石、瓷器,对参观者的文化素养、欣赏水平要求很高,尤其是芜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孩往往难以达到。”参观者黄先生表示市博物馆那些影像装置非常到位,让孩子触动电脑屏幕上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及非遗就能够看到艺术讲解,并欣赏到更为详细的文化纪录片。“让我们的‘文化之旅\’更丰富、更完美了。”黄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

“这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芜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史。”刘光诚老人说,咱老百姓有了这个了解芜湖历史文化的好去处,都应该到这里看看,不仅长见识,还能增强自豪感。

在三楼的放映厅,半球型银幕上播放宣传片《大美芜湖》和《巡天遥看一千河》,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观看。“这些展览不再是静态展示、单向传播,现代技术、展陈理念与展陈方式的创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参观完这一展厅的程荣说。据了解,放映厅每天播放两场,分别是上午10点和下午3点。

昨日,记者还在馆内看到,展厅入口处设置了安检门,安检门设有先进的观众计数系统。博物馆安保措施也已全部落实,所有入馆游客须进行安检,带水瓶入内,须在安检员的注视下喝一口方可带入。在场馆入口处,还设有寄存处,以方便观众寄存所带物品。前台咨询处对面有为观众提供的免费借用残疾人轮椅和婴儿车。

“提醒观众注意,新馆试开放期间由于设备检修,每周一闭馆。不过,法定节假日不休息,9:00-17:00开放,16:30停止入场。”馆内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市博物馆还将充分挖掘和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不断推出新的陈列展览,同时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引进高端的陈列展览,让市民‘足不出市\’就能欣赏到各地的‘宝贝\’。” 

记者 陈轶敏 

陶瓷精品文物让人惊叹  陈轶敏/摄

老照片墙吸引观众  吴安亚/摄

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吴安亚/摄

新闻推荐

江帆(芜湖广电生活频道1890栏目制片人)尴尬的救助站

前不久,在河南省信...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了解芜湖历史有了好去处芜湖市博物馆开放首日6388人“尝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