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原创诗词千余首 执笔抄成“出版物”团结四村有位“写书”人

来源:大江晚报 2015-05-01 20:50   https://www.yybnet.net/

乐观开朗的袁光辉创作了几十年

袁光辉展示自己的书

退休十几年,他靠着一支笔,创作诗词千余首,并将它们编辑排版,用清晰美观的仿宋体工整地抄于纸上,再编上页码,制成目录,装订成册。就这样一丝不苟一笔一划日复一日,“出版”了足足4本诗词集,字数超过20万,几乎没有错字。

这样“浩大”的工程,需要学识、才气,更需要耐心和毅力。73岁的袁光辉在接受采访时显得志得意满:这虽是很多人不理解的爱好,却让他的晚年很快乐。所谓学无止境,自己还会“写”下去!

一支笔,开启一段人生

袁光辉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六年级,可他手中的笔,一拿竟拿了60年——最开始,靠它在生产队算账;后来,靠它在部队出板报;转业后,靠它在技校搞宣传、刻考卷。“笔是我的朋友,拿起它,我干什么事都得心应手。”

故事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袁光辉是巢湖人,读书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人们都忙着搞建设,尤其在农村,对教育并不看重。村里的年轻人只要会识字、算账、写信,就已经可以对他竖起大拇指了。所以,在15岁时,袁光辉就离开校园,到生产队做了会计。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多数人过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村子里一点不缺少文化氛围。“在祖辈那个岁数,村子出过很多秀才,也有很多私塾老师,常有老先生教我们写大字。”袁光辉回忆,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接触笔墨,并十分羡慕字写得好的人。在生产队的日子,一有空他就会练字。

18岁时,袁光辉应征入伍。在部队,他任文书,负责搞宣传,是出板报的一把能手。清秀挺拔的仿宋体,就是那时候练成的。此外,他还掌握了刻钢板的技术。这种书写的笔叫铁笔,笔尖像一枚细圆钉嵌在塑料杆里。蜡纸铺在钢板上,两面刻着不同的细纹,有斜纹、布纹之分,铁笔所到之处,纸上的蜡层即被划掉。蜡纸刻好,拿到油印机上去印,一张蜡纸可印好几百份。

刻钢板是个细致活,一笔一划要求笔力适中,刻得太轻内容印不出来,刻重了油印时渗油墨,纸上到处是墨团。在部队,他常年油印机随身带,蜡纸一铺就刻起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自采、自编、自刻、自印,练就了扎实的书写基本功。

转业后,他来到芜湖造船厂工作,在没有打印机的年代,练就多年的“刻功”再次派上用场,船厂技校的试卷,都是出自他的手。

为爱好,静得下坐得住

在造船厂车间,袁光辉开始文学创作,并多次在厂报上发表文章。退休后,他又买来工具书,对历代诗词名篇进行学习推敲,并将名家词作自译成谱。老人从依葫芦画瓢开始,逐渐掌握诗词韵律、平仄,并开始大量创作。在袁光辉家,记者看到了几乎被他翻烂的工具书和几大本厚厚的学习笔记。

袁光辉编纂一新的《诗词习作》,乍一看和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一般。书内的字体、字号,排版都十分规矩,还配了编前和编后,每首诗词还附有小字注解,很难想象出自古稀老人之手。

“上午做家务,下午我就会往桌子上一趴,干我的事了。”袁光辉说,虽然自己的“书”不算正规,但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从开始编辑到装订成册,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他“写书”也有个生产“流水线”,从撰稿到审稿、改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装订……控制这条流水线的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说既是“厂长”,又是“工人”。

在诗词创作方面,袁光辉也是“呕心沥血”。他不玩牌不玩麻将,业余生活都是在五言七言、长短句中度过的。翻开他的诗集,记者看到题材涉猎广泛,有感怀历史,上下五千年;有人生经历,为纪念军旅生涯写下43首词;时事新闻,环球热点都能在他的笔下找到新意;有生活琐事,写满对亲人故土的热爱;还有针砭时弊,戏谑行业乱象、讽刺落马高官……细看几首,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今年,他还饶有兴致地创作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以及赞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藏头诗,情感热烈,构思巧妙。

10多年来,袁光辉创作的诗词已经有1143篇。是什么让老人有着不竭的创作源泉?他说,自己始终信奉“处处留心皆学问”,出去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回来就能写个七八头十首。采访中,他始终自谦这些诗作只能称为“习作”: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有着某种爱好。不过,爱好只赋予一个人飞翔的翅膀,至于能飞多远多高仍是个未知数,所以,就习作诗词而言,必须有恒心与精心相配套,要“静得下,坐得住”,始终如一孜孜不倦。这样,前面的路才会越来越宽广,有朝一日登上巅峰。

袁光辉戴着金边眼镜、一举一动透露着儒雅,讲起话来中气十足。老爷子说,成果,历来都是和勤奋结缘。坚持努力,成果会有的,就如攒足了钱,才能置办家当一样。

记者 王世宁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陪着爸妈 带着孩子去散心专家指导: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夏仲

退休后,没事做,子女又忙工作,老人们自己面对这空空的房间,总是油然而生一种孤独感。孤独感不仅对于老人,即使是年轻人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老年人的得...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原创诗词千余首 执笔抄成“出版物”团结四村有位“写书”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