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芜湖中心城区,哪怕是背街巷的小花坛里有几片很难发现的小纸片,也逃不过环卫部门的“千里眼” 。 “千里眼”大幅度地提高了环卫工作效能,这只“千里眼”就是镜湖区今年刚刚建立并已经正式运行的环卫数字化指挥考核平台,据悉,安徽省目前仅此一家。
记者了解到,2013年年初,镜湖区环卫作业全面实行了市场化运作,环卫督查考核成为检验卫生水平的重要杠杆。为了告别以往环卫粗线条的管理,适应芜湖城市管理和环卫考核的精细化、长效化要求,提高科技管理的含量,通过近一年的建设,镜湖环卫数字化指挥考核平台正式运行。据介绍,环卫数字化平台的运用在安徽省尚属首家,不但对环卫各类作业车辆可以实行GPS实时监控、调度;还能实现对考核人员的实时定位;对各项考核数据的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环卫问题的处置效率。
记者23日上午在镜湖环卫数字化指挥考核中心大屏幕上看到,当天早上,由环卫部门招聘的信息采集人员在梅莲路发现了背街巷花坛内有白色垃圾和果皮,立即拍下照片通过城管通传至平台,平台工作人员经过审核有效,将该信息下发给下属保洁公司的终端,保洁公司平台人员再指派给公司相关路段的管理员,管理员立即前去现场处置,处置过后原地拍下图片再上传给环卫考核平台,工作人员认可后可结案。按照规定,全过程不得超过15分钟,否则要予以扣分处罚。由此,大大提高了中心城区环卫问题和事件的处置效率。
采访中,镜湖环卫督查考核科的负责人陈传红告诉记者,该平台的设立,从四个方面发挥了作用。首先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置的时效,利用流程化管理手段及移动信息技术,将卫生问题处置时限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为15分钟,大大减少了地面垃圾滞留时间;其次减少了人工考核中的人为因素,信息员上报的案卷必须经过立案、核查、审批等环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上报不予受理,减少了个人的恶意抄告行为,保证了案卷办理的质量。同时做到实时跟进、随时取证,公平、公正、公开。此外考核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巡查区域的路径轨迹、信息采集量等均通过GPS卫星定位进行监控,对考核员队伍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效率, 过去需要三到四天人工统计量的任务,系统在几分钟内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获悉,下一步,该平台将继续升级,和全市的数字化城管平台、社区城管考核平台相融合。目前,镜湖环卫的这一平台效能已经吸引了多地环卫部门前来参观取经。
记者 胡芳 文 许诚 摄
工作人员正在介绍系统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集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