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空调舒服,但装空调,绝对是大热天里的苦差事。昨天,记者跟随李宗柱和王德荣两位安装工师傅“上门”服务,体验了他们在盛夏时节中的苦与乐。
上午9点,接到“单子”,李宗柱和王德荣这对搭档未作任何耽搁,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工作证,带上工具包,立即从芜湖格力客服中心出发。“很多顾客都是前一天买的空调,第二天喊我们去装。这大夏天的,都着急!我们也不能磨磨蹭蹭的。”
昨天的第一个客户住在滨江小区31层。礼貌地自我介绍后,两人利索地换上随身携带的鞋套,又将一块厚实的塑料布摊开,再小心地将工具包搁在布上,开始了工作。“空调用得好不好,三分在厂里,七分在我们手里。”李宗柱说,装空调也是门技术活,连接管道、检测保压装置、安装保温层等环节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特别是在连接铜管时,强度要掌握好,大了会破坏管道通畅,小了则会漏气。同时,在安装中,还要封堵墙洞,外挂机一般安装不少于六颗膨胀螺丝,柜式机管道出口还要设置挡鼠板等。
在格力,空调安装工人还扮演了一个信息搜集员的角色。每台空调都有一串13位的条形码,相当于空调的“身份证”,安装工人要把这些信息和顾客的信息匹配带回,这样即使以后发票丢失,凭借客服中心保存的这张“身份证”,顾客依然可以享受6年的质保服务。
如果说上面这些活是考验安装工人的细致,那么安装外机,则是对他们力量和胆量的挑战。城市的楼房越盖越高,空调机位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一些封闭的落地窗外装空调,堪比“登天”。
李宗柱的搭档王德荣是一名退伍军人,很年轻,今年30岁,但“工龄”已有10年了。他给记者展示了他们安装外机时所用的安全绳。这是一条看起来很普通的绳索,通过嫁接,最多可以放出10米。“绳索呈两道保护在腰间,移动、控制角度,就全凭自己啦!”
记者了解到,这份工作的辛苦和惊险还在于,一些高楼外立面并没有平台支撑,他们甚至还要通过凌空打支架,修建一条“空中栈道”,为操作支撑,安装完毕后,再一边往后挪,一边拆除。
多年来,不管是高档住宅还是老旧小区,两人一直骑摩托车走街串巷,凭着纸上记录的地址,满城跑、满城找。夏天烈日当空,不过一个半小时,摩托车的坐垫已经滚烫,两人牵了一下有些潮湿的上衣,又跨上摩托,“转战”至健康路一处老旧小区。
等待他们的是一对住在二楼的老夫妻,老爷子已经年近耄耋,穿着背心,热得吭哧吭哧的。“这老房子住了30多年了,今年翻新了一下。不装空调不行啊,天太热!”
因为是老小区的缘故,没有固定的空调机位,这就需要重新打支架,还要续接管道。考察了“地形”,借来了梯子,两人分工协作,一内一外,配合默契。
中午12点,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后,负责外机安装的李宗柱重新回到屋内时,已经汗如雨下。这位汉子拿胳膊肘擦去眉边豆大的汗珠,轻描淡写地说,最忙的时候,两人一周要装100多台空调,一天得装十五、六台,忙到过夜里11点钟。说罢,他顾不得喝口水,为老俩口摁动遥控器试吹——
一阵清凉风,暑气已无踪。
记者 王世宁 实习生 潘有琴 文 赵亚玲 摄
两人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正在安装空调外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现在...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