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刊登了《又到50台助听器 听障老人可申领》一文后,本报新闻热线电话0553—3838110就一直响个不停。截至昨天下午4点,本报共接到300多个热线电话。上午9点左右,34台助听器就已经被申领登记完毕。登记成功者,请在今明两天来报社领取助听器。
电话一直在占线
很多读者打不进来
昨天一大早,本报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尽管热线电话3838110及其绑定的一部手机,同时开始接听读者来电,但由于打电话申领助听器的人实在太多,还是有很多人打不进来。两名接线人员往往刚挂掉电话,来电铃声就又响了起来。截至9点半的时候,热线电话绑定的手机上,未接来电有276个!
昨天上午8点多,有一位老人来到报社现场报名:“上次我电话打迟了,没报上名,这次刚看到报纸就立马过来了,希望这次能领到”,这位名叫樊家园的老人说。昨天上午9点左右,34台助听器已被申领登记完毕,但此时电话仍然响个不停。
上午9点半左右,一位老人来到报社,想申领助听器。记者告诉老人,助听器已经申领登记完毕,老人不信:“电话打了三四次都打不进来,我老伴也在打,都没打通,上次也没领到,所以这次我特地赶过来,还是没有。你们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有人走了后门啊?”记者向老人解释,电话打不通是因为早上打电话的人太多导致占线,随后拿出按顺序登记的34个申领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申请理由等详细资料给老人看。就在记者给老人解释的同时,热线电话还是响个不停。
老人听力不容乐观
打来电话申领爱心助听器的大多是七八十岁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达到了95岁。
申领助听器的原因,除了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听力的自然下降外,有的属于老年性耳聋,有的是低保户,耳朵听不清但买不起助听器,还有的是因为年轻时当兵打仗导致听力受损等。家住南瑞新城锦秋园的陈志坤老人,是一名残疾军人,现在耳朵已听不见别人讲话,所以家中的电话也成了摆设——别人能听到他讲话,他听不到别人讲话。在今年5月份的助听器申领中,老人未能领到,这次看到报纸上登的新闻后,老人早早地来到报社,希望能领取一台助听器,减轻因听力受损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今明两天可来报社领取
34名获得助听器的市民是:陈志坤(残疾军人)、周美侨(85岁)、曹顺华(80岁)、冬桂孜(82岁)、程曼平(87岁)、胡时仙(87岁)、赵启旺(72岁)、谷正英(81岁)、周庆其(87岁)、王辅义(83岁)、陈裕华(75岁)、吴贤英(71岁)、王业锦(77岁)、李尚义(91岁)、童学宏(80岁)、李加银(72岁)、张仁枫(72岁)、陈秀芳(92岁)、卢法来(77岁)、许家鑫(87岁)、朱大永(83岁)、周良霞(84岁)、丁胜银(87岁)、樊家园(73岁)、钱凤英(79岁)、高小根(95岁)、刘家译(86岁)、仝茂玲(73岁)、夏善良(74岁)、季道祥(89岁)、赵佩珍(91岁)、陈发秀(78岁)、邢小毛(77岁)、杨家兴(82岁)。
由于上述34人均是老年人、行动不便,来报社领取助听器时除了要带身份证外,最好有家人陪同。家属也可代领,代领者需带本人身份证以及申领者的身份证。周三、周四上班时间,以及周五上午12点前,均可来报社领取。周五中午12点后仍未来领取,助听器将另送他人,敬请谅解。
领取地点:芜湖日报报业集团7楼大江晚报编辑部(城南欧尚超市向南200米,公交车24路、32路、36路、37路可达)
咨询电话:0553-3838110
记者 马正超
实习生 夏晓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来自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芜湖房地产市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369元/㎡,同比上涨了0.73%。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各级政府和各单位部门都推出了一系...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