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徽省2015年高考已进入提前批次录取阶段,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各批次的录取将依次展开。高考录取阶段,也是各种招生诈骗和非法招生活动粉墨登场之时,为提高考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记者近日采访了芜湖市一些高中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请他们介绍常见的几种招生诈骗行为以及识别办法,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切莫上当受骗。
骗术一:混淆学历和非学历行骗。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识别:教育部严禁高校通过虚假宣传、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违规承诺等方式吸引甚至欺骗考生入学。考生和家长收到这样的通知书,一定要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确认是否经过录取审批。
骗术二:伪造虚假招生信息行骗。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更有甚者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公示录取名单、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识别:合法的普通高校招生院校名单均在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上公布,除此之外的其他办学机构均不具备普通高校招生资格。
骗术三:利用自主招生行骗。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和家长宣传单独招生、自主招生等,是学校的“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可不受约束,随意突破文化成绩要求。
识别:高校自主招生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的。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高考成绩达到相应要求,录取后能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到录取结果。
骗术四:利用定向招生行骗。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收取所谓“定向费”。
识别:部分高校在安徽省的定向招生计划已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安徽省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骗术五:谎称能点招行骗。打着在招生机构有朋友、校友或是合作伙伴等幌子,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降分录取未达线考生。
识别:招生指标不可能花钱买到。在录取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发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只有填报了有关高校志愿且高考成绩达到高校的录取分数要求,才有机会被高校录取。
骗术六:利用降分政策行骗。利用降分政策,谎称自己能够通过关系,让没有达到相应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借机收取钱财。
识别: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极少部分高校因为生源、学校地域、办学时间等原因,在该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经学校申请和省招委批准,可以适当降低一定分数录取有志愿的考生。如果考生符合降分学校分数且填有志愿,均属正常录取。省教育考试院会按实际降分公布其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结果。
骗术七:邀功请赏行骗。明明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称是自己托关系走了后门,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借机索取钱财。
识别:省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公布考生录取结果和相关信息,考生和家长可自己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完全没有必要从其他渠道获知,更没有必要理会一些人员的“邀功请赏”。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暑期,是孩...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