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英语角
英语角一共有二十多人,每次到场的大概有十二、三人。被大家推选为英语角老师的何仲英说,英语角成立已经有十多年了,之前一直在翠明园活动,后来老年大学给他们提供了方便,将学校204教室作为他们的专用场所,每周一下午他们在这里相聚。
何仲英原来是芜湖纺织厂的技术工人,今年73岁的他已经自学英语几十年了。“我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以前自己听收音机,基本上可以看书看报,但口语明显不行。”何老师说。而老年大学的很多同学也有这个问题,为了提高口语能力,他们组建了英语角,“主攻”口语练习。
英语角的组建者陈虎,今年78岁。他曾是发动机厂的总工程师,大学时被保送进浙江大学。当时中苏关系不错,他大学时主修俄语,在英语方面可以说是零基础。为了弥补这个遗憾,陈虎在老年大学上了英语班,他提出组建英语角,将所学的内容变成实用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洋姐夫来啦
记者来到英语角时,恰逢潘新同学的姐姐潘敏和美国姐夫丹尼尔回来探亲。预计在芜湖待三周的丹尼尔,非常高兴和英语角的同学们一起交流。68岁的潘敏说,丹尼尔对于要来中国这件事感到十分兴奋,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美国。谈到目前感受到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最大不同,63岁的丹尼尔说:“这里的人特别多。”而对于英语角这群好学的老人的印象,丹尼尔表示,大家都很友善。
由于丹尼尔的到来,英语角的同学都非常激动,他们围坐在丹尼尔的身边,和他进行简单的交流。起初同学们还有点紧张,在何老师和潘敏的协助下,他们渐渐与丹尼尔聊开了。丹尼尔生活在旧金山,由于周围有一半都是华人,他到中国以后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但他的中文水平却十分糟糕,只会“你好”、“谢谢”和“不客气”三个词。对这些虽然上了年纪,却依旧热衷于英语学习的同学们,丹尼尔觉得他们都非常棒。
在和丹尼尔进行交流过后,何仲英老师还请他带领大家朗读了《新概念英语2》上的课文,同学们感受了一下纯正的美式发音。
浓浓英语情
英语角的成员不仅本身对英语感兴趣,而由于大多数人有亲戚在国外,口语练习对于他们的帮助也不容小觑。
已经65岁的许克美说,她的女儿在美国,她已经办好了签证,今年9月会和丈夫一同过去带外孙。“以前我很少出门,和美国人的交流也比较少,但他们都很客气。”许克美说。而这一次,在认识了丹尼尔后,许克美表示,希望9月去美国时还能和他们夫妇再次相约。
英语角的另一名同学刘长惠,今年76岁,她同样也有一个女儿在美国新泽西州,外孙已经读高中。刘长惠说,她曾是赭山小学的数学老师,退休后加入了英语角,已经长达十年之久。“学习英语能够让我获得精神上的欢乐,在英语角的这些年,我的口语能力比从前提高了很多,这让我觉得心情十分舒畅。”刘长惠说。她还告诉记者,英语角这个团体对他们这些老年人很有吸引力,她在这里待了十年,对它的感情非常深厚。
虽说大部分同学都有亲戚在国外,在英语角练习口语是一种需要,但这其中也有同学是凭着对英语的热爱而来的。82岁的叶玉林曾是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七年前老伴去世后,她重新捡起对英语的兴趣,来到老年大学学习并加入了英语角。“我学习英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加知识,锻炼大脑,防止老年痴呆;二是交朋友,放松心情。在英语角,我的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叶玉林说。她告诉记者,自己还喜欢旅游,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英语写游记。如今,她的口语水平已经能够让她和外国友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了,此次丹尼尔的到来,叶玉林觉得非常开心。
美名广流传
英语角在老年大学小有名气,何仲英老师说,经常会有非英语角的人过来玩。而老年大学教英语的老师,也会给新入学的学生介绍英语角,不少有兴趣的人因此慕名而来。
“能给英语角当老师,我非常开心。”何仲英老师说。练习口语已经成为他们这群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固定的交流时间,大家还会自发地组织聚会,或者去外面郊游,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陶冶了情操。英语角的同学们表示,加入英语角,让晚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精彩,算是老有所乐了。
记者 叶荔 实习生 陈曼倩 文/摄
丹尼尔在和英语角的同学们练习英语对话
英语角的同学们阅读英语课文
新闻推荐
高考成绩公布距今...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