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手大师》里,主角邓超的工作,是帮助委托者顺利“分手”,摆脱恋爱、婚姻对象的纠缠。这样的职业够奇葩,偏偏现实里还真的出现了。前段时间媒体报道说,在四川成都,出现了一群专门从事“婚姻挽回工作”的人,被称作“小三劝退师”。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劝退”插足他人婚姻的“小三”,明码标价,价格不菲。
根据2015年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14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依法办理离婚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这个数字引起了热议,不少人就认为,“小三”是导致离婚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的确,从文章到陈赫,一些公众人物的婚恋丑闻,加深了人们的认知;微博和朋友圈里,各种狗血的案例也让人唏嘘不已。但是,没有确切的数据证实“小三”对于离婚率的影响,这个比例未必有大家想得那么高。
婚姻,因为两个人的好感走到一起,组建家庭。“小三”介入其中,不能完全怪“小三”道德败坏,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有缝的鸡蛋”。中国人的传统,是重视婚姻的天长地久,夫妻间的忠贞不二,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追求个人的精神满足:既然不开心,为什么要在一起?时代在不断进步,思想也前所未有的开放,人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欲望也会更加直接,离婚率的上升,要更多地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去痛恨“小三”的“无耻行径”,不如去想一想“小三”为什么会“横行”。婚姻不会保持一开始的热烈和新鲜,婚姻的维系在于两个人的妥善经营和打理。相互的包容理解,绝对的忠诚和信任,看似简单,做起来是难上加难。谁都有自己的脾气,谁都有爱猜测的心理,如果婚姻遇到了小小危机,能有多少人平心静气,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呢?
文章出轨了,马伊琍是怎样应对的?肯定会生气,肯定会悲伤,但是他们的婚姻没有就此终结。至少在旁观者看来,这个家庭依旧平静。两口子的事情,内幕我们当然不会知道,但从婚姻维系的角度上看,两个人、一家人的共同努力,让他们的婚姻渡过了难关。所以说,“小三”的出现并不是婚姻末日的到来,只要夫妻双方能有解决问题的责任和担当,总会风平浪尽、幸福依旧。
回到主题,“小三劝退师”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有人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只是说明的确有部分人,有“劝退小三”的需求。“小三”被劝退了,婚姻就一定能得到挽救吗?未必!婚姻中的信任问题无法解决,婚姻中的良性沟通不能实现,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婚姻的病态。“小三”走了,只要出轨的心还在,“小三”还会回来。“劝退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最好的“劝退师”,是婚姻中的自己。
“小三劝退师”的工作对象,是“小三”,是“婚姻的破坏者”,从根本上,就给这群人戴上了“不道德”的帽子,这样的行为方式公平吗?他们的“取证”和“劝退”又真的合法吗?针对这个新兴的职业,需要做出必要的监管。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法律上,“劝退师”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新闻推荐
到了开学季,微信朋友圈里传着一个段子,说是一位中学校长在开学致辞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