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居民反映,早些年社区在盛夏阶段会搞一些纳凉活动,现在好像少了,甚至没了。记者日前对此进行走访发现,因为场地、人员等原因,一些社区纳凉活动难以开展,而随着空调、网络的普及,一部分社区纳凉活动的拥趸也陆续回家。此外,纳凉活动内容的老套也导致参与的居民减少。
不过,一些社区认为,无论是为了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居民健康,还是宣讲政策、促进居民交流,社区夏晚纳凉活动还是有必要,并且要结合实际创新。
场地与人才不足制约了纳凉活动
7月29日前后,记者对芜湖市近20个社区进行了走访或电话采访。不少社区表示,今夏还没开展相关纳凉活动,或者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这些社区告诉记者,今年是社区换届年,从今年6月开始至9月,几乎每个社区都在进行相关工作,对纳凉活动的筹划开展的确有影响。
对于纳凉活动有制约的还有场地。在黄果山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果山小区改造还没结束时,他们就已规划好今夏纳凉的相关活动,但是场地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受场地影响的社区认为,纳凉活动就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居民参与,才能达到居民与社区、居民之间交流的目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大的室外场地,并且这些场地最好离居民家比较近,一些社区境内尽管有大的场地,但是离居民家远了一些的话,大家也不愿多跑路。
除了场地因素,一些社区还觉得在活动策划上有些“江郎才尽”。他们说,社区每年都想策划一些有新意的活动,但是社区毕竟缺少相关专业人才,如今想举办一次有吸引力的活动真不容易,有些活动搞了以后反响不好,也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说,社区受这些因素影响,纳凉活动不可避免地缩减。
空调与老套内容“逼”居民回家
纳凉活动的缩减除了社区因素外,也与居民生活条件、娱乐方式的变化相关。一些居民还记得,5年或更久以前在滨江公园等公共休闲场地,相关社区开展纳凉舞会,吸引了很多人,大家都说晚上不需要闷在家里,在外面跳跳舞,出一身透汗,回家洗个澡,睡得也特别香。
这些居民笑言,如果现在社区再组织这样的纳凉舞会,肯定会有人来,但不会有那么多了。他们说,现在不同往日,家家户户都有空调,晚上吃了饭洗了澡,把空调一开,看电视的看电视,上网的上网,自然出去参加活动的人就少了。
此外,现在娱乐场所与娱乐方式也多,居民晚间休闲可选方式太多了,不需要都扎堆去社区纳凉活动。当然还是有不少居民对现在的社区纳凉活动内容进行了吐槽,特别是年轻人,“社区纳凉活动太僵化了,就那么些套路,很少能让人听了就想参加的”。
社区或将增加纳凉活动创意
尽管现在纳凉活动式微,但一些社区并没有放弃,他们认为,纳凉活动有存在的意义。一些从事居民卫生保健的社工表示,许多人白天在单位吹空调,晚上又躲在家中,其实真应该出来出出汗。
他们认为,平时大家都忙,如果能在社区组织的纳凉活动上进行一些交流,对增加社区居民感情,增进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都有好处。在这些活动上,社区也可以及时将最新政策、社区大事小情向大家通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交流机会。
对于社区纳凉活动形式内容的创新,管山社区杨主任说,他们以前受限于场地,现在社区办公换了新环境,社区露天活动场地也得到完善,他们准备给居民多办一点活动。至于活动形式与内容,他们认为还是要多听听居民的想法。
王家巷社区有关负责人锁莉娜也认为,广场舞、棋牌等可以吸引一部分老人,现在如何把年轻人也吸引到社区纳凉活动里还真不容易,不过她发现,关键是如何找到年轻人的需要,“比如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如果纳凉活动中有亲子互动,他们一般都乐意参加”。
一些社工还创造性地提出,随着居民对纳凉活动的多元化需要,不要动辄就是大型活动,社区考虑这一点可以提供适合的场地,专门供居民聊天,或者搞一些让居民有收获的活动等,相信居民又会从空调房走出来。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在就业上比普通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就业矛盾突出。为了让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今年7月份,鸠江区残联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成功开设了残疾人中式面...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