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平凡岗位也精彩——记鸠江公安分局汤沟派出所民警王长荣

来源:大江晚报 2016-10-0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鸠江公安分局汤沟派出所,有一个忙忙碌碌的年轻人,他叫王长荣,由六安市考入芜湖市公安局。几年打磨,他不断成熟,无论是社区、户籍还是内勤工作,身兼数职,乐于奔波,不计个人得失,每每得到领导与群众赞扬,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说:“为了热爱的事业,苦点累点心里甜。”

一则典故,化解邻里纠纷

“谢谢民警费心了,我们再闹下去,就说不过去了。”今年5月22日下午,在汤沟镇前进村村委会,村民郑某和范某握手言和,并向派出所领导和王长荣连声道谢。为了消除两人积怨,王长荣和所领导引经据典,最终感动了双方,化解了多年的邻里矛盾。

郑某和范某年龄相当,均年过半百,两家不仅房屋紧挨着,连菜地也在一起,但两家因为一些琐事积怨,多年不相往来。三个月前,村里准备改建道路,按照规划,新路将从两家菜地中间经过,村委会希望两家分别让出一米和两米。村干部与他们沟通时,两人都让对方多让一些,任凭村干部怎样解释、开导,两人就是不肯让步,并彼此指责、讥讽对方,原本的积怨导致矛盾升级,由争吵发展至大打出手。

民警每次调解,两家暂时消停一段时间后,仍然争,修路的事也耽搁下来。

王长荣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和村干部上门。两家人争着向王长荣告状,指责对方的不是,声言如果对方不让步,自己就不会答应村委会让出土地。王长荣了解事发原委之后,笑着将两人请到村委会,给他们讲了“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家人说,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帮助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后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十分羞愧,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能多让出一点土地,是风格,是风尚,对村里、对自己也是好事。为了这事闹得不休不止,不仅加深积怨,而且难免触犯法律,带来严重后果啊。”王长荣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地劝说,但两人仍然不愿退让。王长荣又从法理、情理、道义等角度与双方促膝长谈:“你们是多年的邻居,家里青年人外出打工,你们少不了互相帮助、照顾。如果一直闹下去,伤了感情不说,在外面打工的儿女也不放心,你们自己也不安生。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慢慢说,细细聊,真情的态度终于感动了郑某和范某,两人惭愧不已。

郑某主动向范某伸出手:“好吧,我让出两米。”范某也歉意地对郑某说:“是我不好,骂了你,希望今后咱们不要再计较,成为好邻居。”

看着双方握手言和,答应让出土地,王长荣和在场村干部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番奔波,感动残疾村民

“王警官,你又来看我啦!哈哈。”端午节那天,王长荣和同事带着礼品走到老王家看望他。老王拄着双拐,咧着嘴笑着迎了出来:“我是不幸的,我没有儿女。但我又是幸福的,因为你们就是我的亲人。”

说起王长荣与老王结缘,源于半年前一次接警。

2015年10月,户籍民警调走了,谁接手此项工作?领导想到了王长荣,他欣然接受。不到一个月,派出所接到光华行政村大王自然村的村委会主任电话,称王老汉没有户口,请求补办。社区民警带王长荣进村了解情况。刚走进村委会大院,一拄着双拐的老汉带着哭腔对他们说:“民警啊,我是残疾人,没有户口,没有收入,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王长荣一边把他扶到椅子上坐下,一边问怎么回事。老汉情绪稳定后,拉开了话匣子。王老汉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户籍在大王自然村。20几岁时,他外出务工,一次意外摔伤了腿,从此落下残疾,靠乞讨为生。一晃30多年过去了,2011年初,王老汉回到家乡,但不能做工,没有收入,靠亲戚接济艰难度日。由于没有文化,他对户籍的事也不了解,直到2015年11月底,年过六旬的他听说可以享受国家政策的补助,到村委会打听,得知因自己多年没有下落,户口已注销,无法享受政策补助。

王长荣了解情况后,安慰王老汉:“您放心,我们会按照规定办理的。”王老汉半信半疑泪水汪汪地离开了村委会。

王长荣返回派出所,向所领导汇报情况,所领导当即指示他尽快办理此事。王长荣向熟悉户籍工作的同事了解办理程序,和社区民警何东先后进村10多次,走访知情村民,并到他曾经务工、乞讨的地方了解情况,写成材料后逐级上报,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不到20天王老汉的户籍补录成功。随后,王长荣将王老汉接到户籍室,为他办理了身份证。

不久,王老汉拿着户口簿和身份证,顺利地办理了低保、残疾人补贴。王长荣没有就此了结,和同事经常捐款为王老汉购买电饭煲、电热毯等生活用品,每逢过年过节,还带着慰问金上门慰问。见王老汉家没有电、房屋破旧,便跟社区主任协商,经上报汤沟镇、鸠江区等民政部门核准审批,特意拨了两万余元专款为王老汉修缮房屋,改善用水用电。王老汉家亮起了电灯,房屋修缮好了,他激动地逢人就说:“我遇到贵人了!”

今年端午节,王长荣和何东带着礼品再次来看望王老汉。王老汉笑个不停,一遍遍重复着:“本来我尝尽了别人的冷眼,但民警没有歧视我,给我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温暖。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从心里感谢你们!”

一串钥匙,见证责任担当

由于派出所警力少,王长荣身兼社区、户籍和内勤民警,他手中握着一串钥匙,有50多把,他用责任与担当,掌管着派出所各种资料、档案等重要材料,从未出过差错。

一开始接触内勤工作,王长荣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觉得自己年轻,多干些工作也是应该的,而且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是,当他每天面对满桌子摞满的各种报表、材料、档案,日、周、月、季、年度报表,各种警务活动、专项行动的传达、统计、小结、总结……这才感到需要付出很多。

为了当好内勤,做好所领导的“左膀右臂”,王长荣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只能完成任务,绝不能拖后腿!于是,他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将各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每当工作需要,即使王长荣不当班,他都会及时赶到派出所,配合同事处理警务。

8月中旬的一天深夜,电闪雷鸣,王长荣在家休息,突然接到所长的电话:派出所端掉一个赌博窝点,抓获10余名赌徒,查获一批赌博游戏机,要王长荣赶到派出所配合工作。王长荣放下电话,连夜赶往派出所。雷电交加,风雨不断敲打车窗,王长荣驾车一路疾驶赶到派出所,立即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一趟趟往返,和办案民警把收缴的游戏机搬进室内,认真查看、登记记录,直到次日凌晨,又投入到新的一天工作中。

派出所民警们喜欢这个乐观、阳光的王长荣,亲切地称他是派出所的“大管家”。王长荣总是憨憨地笑着说自己是个“小保姆”,天天干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习惯了,也是应该的,因为这是责任。“工作并快乐着”,是他始终如一的工作状态。

张红  施永兴

图为王长荣(左)将户口送到村民手中。

新闻推荐

男子掏出“手枪”指向特警事发火车站 男子疑患精神疾病

本报讯10月2日上午,芜湖火车站发生一起突发事件,一名男子掏出一把“手枪”指向特警,被民警火速制服。经查,该男子疑似患有精神病,所持手枪为塑料玩具。当天上午9点半,芜湖火车站内外人头攒动,旅客们都在...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知 晓 您 的 血 压2016-10-12 00:00
猜你喜欢:
百年历史留丹青2016-10-11 00:00
评论:(平凡岗位也精彩——记鸠江公安分局汤沟派出所民警王长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