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晚报上,有一组新闻报道,说的是“美丽乡村、美丽事业”。记者一行跑了不少芜湖的偏远山村,发掘了不少具有人文和自然特色的乡村景况,也讴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就。读后,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很多生于农村或“下放”过的人,对于农村有着天然的纯朴感情。无论他在都市里取得怎样的成就,财富、官职表现得如何出类拔萃,但是一提到农村,立马来了兴趣。一旦工作疲乏或身体倦怠时,第一想到的,就是回到农村回到乡下转转,小憩一番。只要在农村里“充电”几日,身心便得到极大的滋润,立刻满血复活了。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而在大江看来,乡村之美,除了自然环境、逐渐跟上城市水平的现代化设施外,最主要的是,乡村所保持的古朴民风,以及乡村所特有的安宁。这体现在,乡村的生活是不紧不慢的,乡村的人是亲切的,乡村的规矩、习俗、风气、人情,大部分都是健康的。一个和谐安宁的乡村,才值得人们去留恋与爱惜。
这么一对比,可以说,乡村虽小,但比家庭大。乡村虽大,但又比社会小,比国家小。某种程度上,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和乡村的成长轨迹是相似的。当一个乡村里,几个村干部不能做到洁身自好,互相拆台,互相检举,这里肯定鸡飞狗跳,民不聊生。当一个乡村里,几百号人之间还互怀敌意,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这里肯定办不成大事,更办不了好事。
其实,站在今天的地球村的一角,只要我们把目光放远、心境放宽,只要我们能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诸多问题,那么过去的眼前的很多现象,自然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对未来,一定也可以多几分自信与乐观。大江一直坚信,经历过波折、震荡和屈辱的大地,一定更善于纠错与创新,一定可以找到最正确的道路前行。
祈愿我们的乡村,永远安宁静美!
新闻推荐
数年前,是在七月的上旬,心情烦闷,夏虫更是在一旁聒噪,烦躁更甚。倒是有路人往来,繁华的街道,灯未明,余晖洒在路上,平添了几分伤感。岔路口,我与他分别,约定再见,却双双失约。那时,本想着日后见面的机会还很多...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