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湾形成于宋代,是古城中繁华的商业老街之一,已有千年历史。
明万历三年(1575年),芜湖为加强防卫,在已经废圮的宋城基础上,再次修筑城垣,历时五年,于万历八年(1580年)建成。街口正对城南门——长虹门,由南门进城,沿街缓行百二十步,就需拐弯而行,故此街被称为“南门湾”。
南门湾街原来呈“T”字形,长约130余米,宽约3米多。民国八年(1919年)之前,命名为“南门大街”。东与儒林街相接,西头转过一处小弯折向北与花街、薪市街相通。南门湾建成后,历代都曾进行过多次整修,始终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风韵。南门湾街道两旁多为两层小楼,砖木结构。一般都是前店后宅,上覆鱼鳞小瓦,既可遮阳,又可挡雨。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商品丰富,种类繁多。这里每天顾客盈门,市声如潮。老街中有著名百年老字号顾家酱坊及永森酱作、王义记肉业、张祥兴烟店、同泰豆腐店、仁泰烟庄、万记裕大祥调味品、民生机面店、新光照相馆、泰昌五洋、瑞昌杂货、明记百货名店商号等。
南门湾不仅是一处商业繁华之地,也还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民国初期,张恨水在芜湖《皖江日报》任副刊主编,一天,他和好友张友鸾在南门湾游览时,遇到三位卖菜、卖花、卖桃子的村姑。他们发现村姑青春可爱,就有意想逗逗她们。便邀请村姑们对对子。谁知,没难倒村姑,却反被这仨村姑出的对联难倒了。村姑先后出了:“空心菜菜心空心空菜菜不丝”,和“菊傲霜梅傲雪谁言菊后无花赏”两副上联,张恨水和张友鸾虽都是报界闻人,竟一时对不上来。最后,仨村姑又以芜湖地名为题出一副上联:“集益里集思广益;冰冻街火药房移冰就火;芜湖虽小有十九道门”。请张恨水他们对下联。张恨水和张友鸾面面相觑,苦思了很久,始终对不上下联,趁着街上人多,悄悄地走开来。这段轶事,也许只是民间传说,未必确有其事,但由此可见,在芜湖的寻常百姓,甚至村姑中,也不乏饱学之士。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芜湖这座钟灵毓秀的江南名城,确实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姚和平
新闻推荐
劳动合同履行系列案例之一(总第34期)法定代表人变更 原合同应继续履行
【案例】2013年9月,杨某通过应聘入职当地某公司,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杨某工作岗位为工程设计。杨某工作一年后,公司安排杨某在某工程院校进修半年,以提高其设计水平。2014年3月杨某毕业回公司后...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