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宣城民用机场试验段、商合杭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中山桥中江桥改建如火如荼,弋江路赤铸山路立交、和谐大道、无六路建成通车……年,发生在市民身边的这些交通运输体系的大发展、大变化频频成为媒体上的“热词”。在本次人代会上,“交通建设”也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通过交通提升行动计划,芜湖的‘大交通\’梦想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采访中,来自鸠江区代表团的陈道林代表自豪地说道。
作为鸠江区沈巷镇螺百社区第一书记,陈道林对近年来芜湖市交通提升行动带来的变化,感受最为直观,也最为深刻。他告诉记者,特别是自年区划调整,沈巷、二坝、汤沟、白茆四镇先后划入芜湖市鸠江区以后,市、区对江北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及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
“就以咱们鸠江区来说,近年来投资建设的大龙湾核心区二纵二横道路已基本完成,目前又投资兴建了经三路、新圩路、江北路这三条道路。”陈道林说,区划调整前,江北的沈巷、二坝等地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道路、公共交通较为薄弱,但近几年,随着市、区两级加大投入,这些以往的薄弱点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得到改善与提高。“以公交线路来说,江北区域新建了7个公交首末站,开通了条公交线路,其中有6条是循环公交线路,仅此一项,受益的江北群众就达万人。农村道路改造截至年已完成公里,惠及了千千万万的农村居民。”陈道林感慨地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特别是完成长江二桥、通江大道北沿线等工程,开工建设芜合高速二坝至林头段改扩建、加快江北集中区公用码头工程进度等内容,这都让我非常振奋。”陈道林认为,随着全市交通提升行动的深入开展,江南与江北的距离将会越来越短,跨江发展的速度必将越来越快。
陈道林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江北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到两岸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大基础建设的同时,要兼顾水、电、气、道路设施等配套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营造更好的环境,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芜湖投资兴业。 记者 李林克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本报报道了芜湖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范围微调。昨日,记者再次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这项制度还有其它完善之处,为民谋福利,实现大病托底保障。在市人社局医疗保险科,记者获悉,芜湖2012年...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