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江城唯一的户外公共阅报栏 数十载坚持让新闻从未断档烟雨墩门前一道文化风景线,你可曾遇见?

来源:大江晚报 2017-03-09 11:14   https://www.yybnet.net/

每天清晨,带着墨香的《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被张贴进烟雨墩门前的公共阅报栏里。于是,一天中最新鲜和最权威的资讯便在第一时间被过往市民尽收眼底。市民们驻足阅读,品尝着当天的“文化早餐”。这个目前芜湖市唯一公共阅报栏,好似镜湖之畔的一座文化驿站,让市民们在阅读中汲取文化养分。

镜湖之畔一道文化风景线

又是一年春季,镜湖之畔又将迎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芜湖人都知道,位于镜湖风景区的烟雨墩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之地,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烟雨墩边便有了这个户外公共阅报栏。每日清晨,路过的不少市民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观看,他们津津有味地阅读,或品头论足,或窃窃私语。

记者日前来到此处观察到,20分钟内就先后吸引了30余位市民驻足阅报。77岁的姜老告诉记者,自己家住新市口,每日晨练散步都会特意跑到烟雨墩阅报栏了解国家大事和本地新闻,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75岁的胡大爷家住附近,每天来此阅报成了他的习惯,“阅报栏中的报纸在我每天晨练时就已更新,很及时,既方便市民了解国家大事,又增添了城市文化气息。”

据不完全统计,此处阅报栏每天的读者至少在300-500人次以上,一位正在读报的大伯说:“芜湖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喜爱阅读本地报纸的读者还是比较多的,这个阅报栏不仅方便了阅读,也让芜湖‘文化味\’更浓!”

众所周知,“阅报栏”里每日更新的报纸多为中央、省、市级党报及一些影响大的地方性报纸,是一方不可多得的“精神阵地”。它不仅为广大百姓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便利窗口,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宣传教育作用,对提高市民法制观念、道德境界和文化素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但据记者了解,芜湖市目前仅剩这一处户外公共阅报栏,随着眼下网络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和手机浏览信息很方便,这个芜湖唯一是否会消失,一些“阅报栏”的老读者对此不无担忧。但负责管理“阅报栏”的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说通过网络和手机浏览信息很方便,信息量也很大,但浏览却很难让人有一种“专注”的阅读感,至多只能看个大概。而报纸则有利于让人形成专注的深阅读,心无旁骛,边思考边阅读。烟雨墩门前的公共阅报栏不仅是芜湖市公共文化宣传的“阵地”,更是镜湖之畔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当然不会消失。

数十载坚持 新闻从未断档

三个透明橱窗、几个图钉,当天的全新报纸,就构成了一个公共阅报栏。多少年来,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及时更换报纸,把最新信息及时奉献给广大市民。

曾几何时,图书馆在烟雨墩门口设置了这个公共阅报栏,为了让新闻资源共享,每天安排工作人员把当天的报纸贴在那里,除旧布新。时间长了,张贴报纸的工作人员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拨,可大家阅读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朱琦珑和万鹏飞接手这项工作已一年多,自从担任了这个公共阅报栏负责贴报的宣传员,他们从来没有让新闻断档,每天除了收报换报,还承担了阅报栏的清洁卫生工作。“每天清晨,就有很多晨练结束的老人在这里等着看新报纸,了解当前国家大事和新闻,能为这么多人服务就是我们的幸福。”他们还告诉记者,每天阅报栏里张贴的都是两份报纸,“必须保证大家到这里能看到全面的信息。”

公共阅报栏的设置,让市民在镜湖旁休憩时多了一份阅读的体验,通过这个窗口,党和政府的声音得到了传播,架起了一座沟通政情民意的桥梁。它是芜湖精神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成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烟雨墩阅报栏当初是怎样建成的?当年是何模样,你知道吗?本报将于近期开辟专栏 “我与公共阅报栏的故事”,可以写写你与烟雨墩阅报栏的故事,也可是曾经相遇有缘的其他阅报栏,只要有故事,有感动,有情怀,或者仅仅是邂逅,都欢迎告诉我们。图配文更佳。来稿请发至303002457@qq.com邮箱内。

本报记者 陈轶敏 文 陈勇 摄

新闻推荐

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去年总体平稳

本报讯(记者潘晔)记者从3月3日召开的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获悉,去年,芜湖市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工程质量可控,建筑市场秩序趋于好转,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一组数据,体现...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剪窗花迎佳节2017-03-08 10:33
猜你喜欢:
评论:(江城唯一的户外公共阅报栏 数十载坚持让新闻从未断档烟雨墩门前一道文化风景线,你可曾遇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