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文坛硬汉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一位被安逸生活侵蚀的作家临死前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主人公哈里为了在虚无与迷茫中追寻生活的价值,与深爱他的海伦来到非洲狩猎。然而,正当生活要“重新开始”时,腿部偶然的擦伤使哈里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恐惧。在漫长的等待中,他细细思索过去的经历,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愉快与悲痛、平静与喧嚣、幻想与现实。最终,哈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逐渐消失,他对人生的认识也在死神将至时得以诠释。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通过《乞力马扎罗的雪》表现出的,便是那一代人的生活:在迷茫中思索生活的意义,寻觅那遥不可及的人生价值。这是那个虚无时代对精神的追寻,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对价值的探索。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它被认为是非洲的最高峰。西部的峰顶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神庙。靠近西峰处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尸体。没人能解释豹子到这么高的地方来干什么。”这是小说的首段文字,也是小说主旨的象征性表达。豹子来到乞力马扎罗的峰顶,最终在冰雪的寂静中死去,没有人知道它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它本可享受幸福平静的生活。这恰恰照应了哈里来到非洲的目的与结局。旅程的目的是来到“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里令他最快乐的地方”“把灵魂的脂肪去掉”,结局是在茫茫的草原上终结虚无的一生。哈里躺在帆布床上时,秃鹫和鬣狗的靠近让他“闻到死亡的气息”,未竟的写作事业给他带来悔恨和自责,他对海伦的粗鲁言语流露出他临死前内心的焦急和烦躁……在这所有的自省和挣扎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躯体早已如同豹子尸体一般没有了用处,才华也因自己过去的贪图安逸而被钝化,似乎自己的一生都没有价值。小说的结尾,哈里死于一个梦境:他乘着飞机,向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山顶飞去。“他所能看见的,像整个世界那么宽广,在阳光下显得那么高大宏伟,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是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山顶。”诚然,哈里的肉体即将死亡,但他醒悟了的灵魂正在向更高的地方飞去。
初读小说,我们肯定会觉得哈里是个完全没有人生目标的庸人,其实不全是这样。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包括海明威在内的人们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目睹了无数悲剧后,身心受到创伤,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经济危机又带来饥饿和贫穷,迷茫、空虚、忧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他笔下的哈里正是这样一代人的一个缩影,欲求生活价值而不得。
《乞力马扎罗的雪》隐晦地表现出海明威的时代责任感,他倍感空虚与彷徨后,向命运和时代发出呐喊,也是向全人类发出呐喊,希望所有人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不要放弃对价值的追求。人生就是在迷茫中挣脱,在迷雾中寻找方向,却又会迎来新的迷茫,在极力爬出一个泥潭,却发现自己又处在一个更大的泥潭之中。然而如果选择放弃,注定会在迷雾中迷失自我。因此,只有对价值永恒地追求,才不至于在生命结束前回忆过往时悔恨、自责、彷徨,而这样的呐喊恰与他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相符合。
芜湖一中高二(22)班吴子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违建被拆除,还不死心,二次又复建,结果还是徒劳。记者24日获悉,近日,赭麓公共服务中心城管执法中队对辖区一处利用双休日夜间突击抢建的违法建设,及时查处、严厉打击、果断拆除。记者了解到,该处违...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