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沈巷镇金色北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塑料大棚里,来自邻近村庄的几位工人将葡萄枝剪成15厘米左右的插条,每50根用红色的塑料绳捆绑在一起。“这是葡萄育苗中的剪插条环节,插条剪好后经浸泡等处理程序,即可通过相关技术培育成苗。”企业负责人刘仕妹介绍说,金色北岸的葡萄苗销售区域遍及全国各地,企业的技术服务站也随之遍地开花。
站在田埂上望去,金色北岸的塑料大棚成片向远处延伸,周边的800亩田地,成为刘仕妹在现代农业种植上大展身手的广袤天地。“等到6月中旬左右,我的‘刘姥姥葡萄园\’就开始热闹了。”刘仕妹说,那时园里的第一茬葡萄开始上市,沈巷及芜湖市区的很多群众携家带口前来,品味采摘之乐。据介绍,刘仕妹目前种植了300多亩葡萄,由于品种多,每年的采摘期能从6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月份。“从成熟期最早的‘辽峰\’‘夏黑\’,到接下来的‘阳光玫瑰\’‘醉金香\’,再到国庆节左右上市的‘贵公子\’‘冬美人\’,葡萄园每年的采摘季长达5个多月。”刘仕妹说。
和普通的葡萄种植园不同,金色北岸除了种植葡萄供游客采摘、上市销售外,葡萄苗的培育销售以及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17年,企业销售葡萄苗20余万株,销售额高达200多万元。目前,企业培育的葡萄苗品种多达50余种,市场上热销的葡萄品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去年,刘仕妹还投入200万元买断了来自德国的“蓝宝石”葡萄在中国的培育、销售权。“这种葡萄外形很漂亮,口感也特别好,市场价预计要达到每斤40元左右。”刘仕妹说,她在葡萄园试种了十几亩“蓝宝石”,预计2019年挂果,葡萄苗销售也在同步推进。
“刘姥姥葡萄园”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名片”的同时,金色北岸还种植了红心火龙果、草莓等供游客采摘。去年,十几亩的火龙果采摘带来的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
随着农产品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刘仕妹又将目光转向了绿色无污染蔬菜种植。目前,金色北岸的大棚蔬菜有220余亩,蔬菜品种包括辣椒、毛豆、芦蒿、玉米、大白菜、菠菜、大蒜等。“我们种植的所有水果蔬菜不打农药、不用催熟剂,你看有的菜叶上还有虫钻出的小洞。”提到自家的绿色蔬果,刘仕妹分外自豪。下一步,刘仕妹谋划着提供“蔬菜定制”服务,“我们正在谋划在市区设立蔬菜供应点,顾客在网上下单后,第二天就能在供应点拿到放心菜。后面可能还会推出大棚租赁服务,顾客可以几家人一起承包一个蔬菜大棚,我们有专人帮忙种植打理,负责提供几家人一年来所需的蔬菜。”
在刘仕妹的金色北岸里,蔬果品种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她的创业故事也是大家眼中的一段传奇。投身创业大潮前,刘仕妹是一名医生,先后供职于弋矶山医院、市一院。2014年,由于家庭经济压力骤然变大,40岁的刘仕妹毅然决定辞职创业。短短四年间,刘仕妹的种植园风生水起,她自己也从一名医生变成了农业种植的行家里手,先后考取“高级农业技术指导员”“肥料配方师”等含金量极高的资格证。创业过程的艰辛,远非一两句话能表达,但刘仕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肯下功夫钻研,并保持一颗善良之心,就一定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仕妹说,她将在做“安全农业”的道路上走下去,努力让“放心菜”“放心水果”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图为金色北岸生态农业种植园内,工人正在为葡萄剪枝育苗。
记者 陈洁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营业大厅、支付宝、银行代扣……每个月的水费,你是如何缴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方式。自去年9月起,芜湖华衍水务完善公众号服务功能,将官方公众号发展成为“网上营业厅”,实现缴费、查询、...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