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气温上升,芜湖市手足口病发病又有抬升趋势。4月8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4—6月是手足口病一年里最高发的时间,平均每月都有数百例病例报告。今年到目前为止情况平稳,但已能看出“抬头”之势。建议家长给6月龄至5岁儿童做好防护,现在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正是时候。
在芜湖市疾控中心急传科,记者了解到,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及以下儿童多发,上下半年各有一个高峰期。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
目前,芜湖市在各县区医院都设置了疾病监测点,定期采集患病3天内的早期病毒样本,进行分析调研。急传科负责人告诉记者,99%的患儿在5岁以下,其中又以3岁以下的小年龄组为主。“手足口病隐形感染的病例相当大。有的少年或成人感染后,没有对应症状,表象健康,但确是病毒的携带者。幼儿免疫力差,接触他们后,就有感染的可能。”所以无论是散居儿童,还是幼托机构的儿童,在生活中都有此类感染风险。
芜湖市2014年至2017年的流行趋势图显示,手足口病这4年来整体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每年的4—6月,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上抛物线,通常在5月初达到顶峰。根据以往的统计,1—3月份的月均报告病例数在200以下,到了4、5月份则会翻倍,7月份开始再次回落。
专家表示,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意味着从此与该病“绝缘”。目前,可导致发病的病毒型别累计有20多种。2016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就已问世。“八成以上的手足口病重症是由EV71病毒导致的,所以建议家长给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减少重症的发生。”该疫苗注射后需要半个月形成有效抗体,4月上旬正是接种的好时间点。孩子有了免疫屏障后,还可以应对下半年9、10月份的一波小高峰。
此外,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前、入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要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等。幼托机构、学校每日要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逃亡九年,他潜回芜湖被抓 当年参与斗殴致他人死亡;落网时不反抗,称终于可以睡安稳觉
9年前,芜湖男子王某在浙江打工期间,参与一起斗殴事件。他持刀将一男子刺倒在地,对方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其他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王某犹如人间蒸发不见人影,当地警方将其上网追逃。今年清明节前夕,...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