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本报热线新闻版反映了三个有关民生的问题:徽商春天的自来水管为何频繁爆裂?小区地下车位怎成了垃圾“中转站”?难取的高龄补贴最终有没有取出?这些问题,有的涉及小区居民群体,有的涉及市民个体,虽然都不是大问题,但落到个人头上都比较揪心,都不顺,都想骂娘。这就要问问我们的各级主管部门了:关于群众生活的这些民生问题,你们上心了吗?你们在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吗?
芜湖这几年的变化有目共睹: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城市品位不断改善,文明程度日渐提升。许多高大上的“国家级”头衔像一个个光环,让芜湖人平添了许多自豪感。然而,再耀眼的光环都掩盖不住生活中的点滴瑕疵。判断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幸福指数高低,总是与他们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玩联系在一起的。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也都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上。而这些看起来很小的细节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说的民生问题。因此,我们的各级主管部门,我们的政府大小官员,除了要大处着眼谋发展外,更要眼睛向内抓民生。不抓民生问题或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群众就会不满意,就会给政府打不及格甚至骂娘。
无独有偶,前天的生活传真节目曝光了一个更匪夷所思的事件:官山翰林新入手的房子,居然出现“门打架”的情况。也就是说两户人家的入户门紧挨在一起,你家开门我家就不好开门,否则两户人家的大门就发生碰撞。传真记者采访的结果是,业主为这个问题反映很久了,可就是得不到解决。被采访的群众不免发问:这样的房子是谁设计的?怎么获得通过的?设计通过了房子建好了,又是怎么通过验收的?群众反映很久有关部门为何就不能切实解决呢?大江想说,这些问题,典型地反映了有些部门或者有些工作人员没有责任心,不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都这样,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会大打折扣,幸福芜湖的目标更是无从谈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派记者杨友艺)4月11日下午,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在第八届中国(芜湖)科博会合肥媒体见面会上通报了本届科博会的相关情况和筹备进展。据介绍,本届科博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展...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