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先根是万春街道安乐社区居民,今年42岁,在社区和邻里眼里,“敢闯敢为,爱心十足”是他的真实写照。
2000年前,他和当地不少乡亲一样,主要精力放在农业生产,空余时间做水电工。随着眼界增长,张先根和人合伙开起餐馆,由于他人勤快,讲诚信,生意越做越好,但是由于意外发生,餐馆关门。2001年,负了一身债的张先根没有气馁,来到芜湖一工地打工。他很快脱颖而出,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他得到公司赏识,当上带班组长,工地负责人,又渐渐翻身开始了包工业务。
在外摸爬滚打多年,一家人的日子蒸蒸日上,不过张先根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先后带出家乡多人到外地务工,不少乡亲跟着他,收入快速增长,盖起楼房。跟他干过活的人,都说张先根人不错,讲信用。
张先根积极带领身边乡亲务工增收之外,还热心关心帮助身边困难邻里,多方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他牵头的爱心帮扶活动中。邻居一户人家父亲和妻子有智力残疾,两个女儿在上学,父亲后来又得了重病要动手术,急需用钱,一家人焦急万分。张先根知道后立即借出1万元,而且还积极带着这位邻居找收入高的活。类似这样的事,张先根办过不少。
在帮助困难居民的过程中,张先根通过安乐社区得知,周边还有一些孤寡、残疾老人需要帮助。他多方了解情况,常常和社区志愿者到周边敬老院等地开展慰问与帮助。
安乐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张先根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把“助人为乐”当作一种信念、一种心态。2016年芜湖全力以赴防汛排涝,当时在外地做工程的张先根,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回家乡看望防汛的父老乡亲,还联系饭店为一线防汛人员定制可口的饭菜,得到家乡人的好评。对此,张先根说,他深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林见6月7日、8日高考,而很多出租车司机这两天也将迎来一场不容有失的“考试”,因为他们都参加了“爱心送考”活...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