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互联网和快餐文化冲击下 传统书店找准定位艰难中“突围”

来源:大江晚报 2018-11-16 01:00   https://www.yybnet.net/

前往书店购书仍然是许多市民的选择

本报日前刊发了《“双11”,你的购物车里有书吗?》的稿件,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与反馈,也引发了他们对芜湖实体书店变迁的感慨。在互联网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穿梭在实体书店的读者越来越少,排队买书的红火年代一去不复返,很多书店因难以为继而倒闭。面对时代变迁,部分书店进一步明确定位,寻求突破与创新,经营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

很多记忆中的书店已消失

黄山中路徽商城一带曾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书店,是芜湖有名的书店一条街,最多时几乎一半沿街门面都是书店,文化气息浓郁,又紧邻安师大,每日人气爆棚。“不上课的时候,就喜欢泡在书店里,一看就是一下午,几个下午就能看完一本书。”市民徐小姐说。15年前,她就读安师大,那时很多人没有手机,有电脑的人更少,周末没事就带一杯水去书店待一下午,因为有限的空间都让位给书架,很少有座位,只能站着看,经常腿都站麻了。“武侠、言情、人物传记、经典名著等,只要情节好的都喜欢看,不挑剔。宿舍的几个姐妹,经常结伴而去。”不仅大学生爱在这里看书,很多芜湖文化界人士也爱在这里淘书。不过,如今这里仅剩下两家书店,即便如此,书店真正卖书的面积也是大大缩水,书店一楼主要经营文具、服饰、电子产品、体育用品等。

与徽商城一带相距不远的春安路,以前是芜湖有名的旧书市场,不仅固定门面有近10家,门口摆摊的也有几十家。“每天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年纪大的年纪轻的什么人都有,大学生们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有点钱就来买书。”一位卖书的大爷说。可是提及现在,他直摇头,“现在的年轻人手里不是拿着手机就是吃的,10个中挑不到1个看书人。”记者日前在此看到,由于城市建设需要,这里即将面临拆迁,所有固定门面已全部迁走,春安路两头出入口都已砌起了围墙,里面仅有两家摆摊卖旧书,看的人寥寥无几。

繁华商圈步行街上曾有芜湖市著名的两大书店——外文书店和新华书店。外文书店曾是芜湖市乃至皖南地区综合图书批发及零售龙头企业,曾是芜湖市经营面积最大的民营书店。5年前因经营难以维持而关门,旧址成为一家品牌服饰店。新华书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经历数次转型,陆续关闭各处的分店,并于2015年搬迁至城南银泰城。

为了生存不少书店已不“纯粹”

徽商城、春安路及步行街一带的书店辉煌不再,很多老芜湖人记忆中的书店有的消失了,有的搬迁了,有的悄然改变经营模式。记者走访发现,综合性书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都在想办法“开辟”其他产业,降低经营风险。

芜湖人最熟悉不过的南方书店,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书店,原本楼上楼下都是卖书的,顾客走进去犹如进入书的海洋。如今一楼摆满了各种笔、本子、瓷杯、书包、老式收音机等用品,还有各种女生装饰品及体育用品。今年夏天,书店进行了一次徽派风格的装修,二楼专门开辟了一处空间,设立咖啡、奶茶等饮品区,供人们一边啜饮一边读书。光明书店一楼销售的也多是电子产品与文体用品,二楼才与书有关,但少儿类、教辅书及各种成人考试类书籍居多。

“带头大哥”新华书店,当初在步行街时,就专门将部分空间租赁出去改成餐饮、美容和电子产品店。“这也是公司的尝试,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降低图书主业的经营风险。”这是书店负责人曾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如今迁址城南,依旧实行的是混业经营模式。

而散落在各个学校附近的书店,“功利性”更强,销售书籍基本与学校教学要求“同步走”,都是试卷、教辅书,还有各种文具用品。“现在开书店就是赚学生的钱,哪个家庭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补课、拼成绩,只有他们的书好卖。”一个小书店老板直言不讳地说。相比综合性书店,此类小书店生存力更强。

找准定位开拓出一片“蓝海”

随着书店市场的洗牌,大型综合性书店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幅缩减,但也有书店多年如一日坚守下来,进一步明确定位,在市场浪潮的夹缝中开拓“蓝海”,生意依然平稳。

万卷书屋就是其中一家,该书店在春安路经营了10年,2015年底搬迁到小九华市场。“我们2003年成立至今15年了,从不销售教辅类书籍,一直只做文史哲类书籍经营,主要针对旧书。”书屋负责人宋磊说。虽然快餐文化流行,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但自己的书店有专门的阅读人群,“老师、学者、文化界人士光顾我们书店的特别多。”宋磊说,从购书人群看,中老年人及安师大大学生是该书店主要人群。记者在书屋看到,里面的书籍分类极为明确,医书、哲学、美学、史学等,很多纸张已泛黄,翻开是竖写的繁体字,有些还是线装本。“很多旧书都是从民间收购来的,有时我们也会去南京、上海、北京等地进货,但主打是旧书,很多人就冲这个来,有收藏和研究价值。”宋磊说。

互联网的冲击影响,宋磊早就预见到,早在2006年,他就开设了网店,一家叫芜湖万卷书屋,一家叫芜湖古籍书店。“最开始网上销售只占10%-20%,现在已经占70-80%了。”宋磊说。由于书屋定位明确,有固定客源,“我们的销售很稳,基本不受‘双11’之类的节日影响。”

同样从春安路搬迁到小九华市场的,还有人文书店。人文书店主打的都是出版社新书,同样不涉及少儿及教辅类书籍,专营文史哲之类的书籍。这里没有青春励志类书籍,没有流行的小说或名著,书籍“格调”很高,相对专业性强,更加小众化。如《中国钱币大辞典》、整套的《徽州府志》、整套的《经史百家杂钞》、《百咏图谱》等都是精装版。文史诗词类特别多,还有经学类书籍。书店顺带卖文房四宝。据了解,该店两三年前搬至此时,也开设了网店进行线上销售。由于定位明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蓝海”。“来买书的人很多,我们有固定的老顾客,生意还行。”销售人员说。

记者 李贾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伟星印长江3#楼局部调整公示

一、公示内容:伟星印长江项目位于长江南路与大工山路交叉口东北角,总用地面积约37572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居住。本次调整楼栋...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水清岸绿景美2018-11-15 01:00
评论:(互联网和快餐文化冲击下 传统书店找准定位艰难中“突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