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任何人都可能与它“不期而遇”。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可谓“时间就是生命”。快速、准确的决策和处理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为了给患者搭建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5月21日下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立暨创建国家胸痛中心启动会召开,未来,这里将能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评估和规范、高效地对急性心肌梗死等致命性疾病的救治,最大限度地拯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降低患者死亡率。
为分级诊疗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模式
在会上,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市120急救中心签约,同时与鸠江区湾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鸠江区白茆镇中心卫生院、镜湖区荆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鸠江区沈巷镇中心卫生院、鸠江区清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鸠江区官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开区万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山区峨桥镇中心卫生院等8家协作单位举行签约授牌仪式。
市一院副院长水心富介绍,胸痛中心是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诊疗思维和模式,可较好地将社会资源、医院资源和120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签约后,这8家协作单位收治到类似患者后,会第一时间与一院联系,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使患者以最快的时间得到最佳的诊断治疗,改善预后,病情稳定后病人再下沉至社区巩固治疗,从而实现双向转诊目标。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患者日益增多,多数心血管急症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胸痛。市一院院长凌云熹介绍,目前,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芜湖市一院胸痛中心的建立,将会优化患者救治流程,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对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凌云熹院长同时表示,芜湖市一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既是顺应国家的医疗政策,又能满足广大百姓的医疗需求,同时还极大的提升了医院品质及影响力。一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及传统优势学科,为芜湖市重点学科(扶持),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医护队伍。
搭建生命救治“绿色通道”
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少华介绍,去年,安徽省卫计委正式启动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建设。胸痛中心的建设为分级诊疗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模式,可以把分级诊疗、医疗信息化、慢病管理进行有效融合,是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重要手段。胸痛中心的建设,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胸痛急危重症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助力脱贫攻坚,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8月,一院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按照诊疗指南和行业标准,强化组织建设,并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胸痛中心建设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通过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发挥院内以心内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的优势,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可以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速、更准确的评估,提供更及时、更规范的诊断与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为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建立生命绿色通道。胸痛中心的建设启动,也标志着市一院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提升了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能力和水平,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
记者 汤荣汛/文张 凯/摄
新闻推荐
5月19日,我参观了芜湖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了解了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令我大开眼界。我们首先来到了水质分析室,老师利用...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