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银保监会《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防范和化解行业涉嫌非法集资风险隐患,遏制非法集资案件高发易发势头,新华保险特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提醒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理财观念,警惕非法集资陷阱,避免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损失。
1.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对保险行业而言,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利用保险单证或保险合同等形式、以高息、实物等为诱饵,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当前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P2P网络借贷、农民合作社、房地产、私募基金等领域是非法集资的重灾区。
2.保险领域涉及非法集资主要形式
(1)主导型案件,指保险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公司管理漏洞,假借保险产品、保险合同或以保险公司名义实施集资诈骗。
主要手段有:犯罪分子虚构保险理财产品,或者在原有保险产品基础上承诺额外利益,或者与消费者签订“代客理财协议”,吸收资金;犯罪分子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
(2)参与型案件,指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及代销非保险金融产品。
主要手段有:保险从业人员同时推介保险产品与非保险金融产品,混淆两种产品性质;保险从业人员承诺非保险金融产品以保险公司信誉为担保,保本且收益率较高;诱导保险消费者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获取现金购买非保险金融产品。
(3)被利用型案件,指不法机构假借保险公司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进行非法集资。
主要手段有:不法机构谎称与保险公司联合,虚构保险理财产品对外售卖,进行非法集资;将投保的险种偷换概念或夸大保险责任,宣称投资项目(财产)或资金安全由保险公司保障,进行非法集资;伪造保险协议,对外谎称保险公司为投资人提供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同时以高息为诱饵开展P2P业务;不法机构和个人故意歪曲金融实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假借保险名义,以筹建相互保险公司、获取高额投资收益为名吸引社会公众投资,或者以“互助计划”、众筹等幌子,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涉嫌诱导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
3.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
非法集资往往以高息为诱饵,不可持续,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最终无法偿还参与者资金,此外,此类违法行为严重干扰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
4.请保护好个人信息,关注正规机构发布的广告信息和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请及时举报投诉。
我公司举报电话:0551-62662621
举报邮箱:ahjjjc@newchinalife.com
新闻推荐
记者昨日从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深入贯彻公安部推出的公安交管改革便民利企6项...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