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民俗专家话七夕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传承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8-13 12:49   https://www.yybnet.net/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七夕,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日前,记者采访了本土民俗学专家茆耕茹,听他讲述了有关七夕节的故事传说以及芜湖旧时的七夕习俗。

壹·一个传说

茆耕茹认为,有关七夕牛郎织女故事的记录最早见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真正作为节日始于汉代,并定型于南北朝时期。经历代流传与加工,后人在此基础上附会出了不少传说,这些故事都大同小异。他与记者分享了他认为最完整的一个故事。

话说很久之前,一个叫牛家庄的村庄里有一个叫灵儿的小孩,因父母早亡,与哥嫂生活。嫂子经常虐待他。一天,嫂子牵来九头牛给灵儿,要他放牛回来必须带回十头才准进家门。灵儿没办法,只得带着九头牛一直往前走,路遇一白发老者。老者告诉他,在伏牛山山脚下有一头老牛,唯它能帮助他。灵儿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老牛。老牛病怏怏的,但善人言,它告诉灵儿自己饿了。灵儿割了几天的草喂饱了它,又按要求收集多种花露给牛洗脚,老牛终于重新站了起来。感动于灵儿的善心,老牛告诉灵儿,每年七月初一,天池会开,仙女们会在那洗澡,你与天上的仙女能互相望见,哪个仙女要是连续七夜偷看你,她就是对你有意思,我就可以帮助你们。后来,果真有个仙女连续七天都看了灵儿,七夕那天,老牛上天把她带了下来。仙女下来时带来了天蚕、织布机以及其他织布工具,她就是后来的织女。几年后,织女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童、女的名玉女,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过得很和睦。

又过了几年,老牛忽来道别,说仙女的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已经降罪下来,自己命不久矣。要灵儿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牛皮做成衣裳和鞋以备不测。老牛死去后不久,天兵天将捉走仙女,灵儿穿着牛皮衣、鞋拉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金簪一划,一条银河瞬间便阻在了他们中间。从此牛郎织女星一河相隔,而牛郎星旁边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两个孩子。后来,玉帝看他们可怜,就决定让他们一家人每逢七夕鹊桥相会—次。“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两个星座相差遥远,又何止一条河?”茆耕茹笑言。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两个星座相隔16光年,牛郎的每一个眼神、动作,等到织女看到后已经是16年前的事了。

贰·两段记忆

茆耕茹告诉记者,自己就亲见了两段芜湖七夕节习俗。儿时每年七夕前夕,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采来凤仙花,将花瓣捣碎、蘸上食盐混合成泥状,然后用一块小布条将花泥包在10个指甲上,洗脸吃饭也不摘下。几天之后,除去布条,花瓣的颜色就牢牢地印在了10个指甲上,红黄橙紫,各色都有,就像如今女士涂的指甲油一般,很好看。茆耕茹先生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他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两位堂姐七夕以花染甲的情景。七夕当天,小姑娘们还会把压在箱底一年的花衣裳拿出来穿身上,衣裳虽为土布料,但在当时算是很美丽的。

另一段记忆则与西瓜相关。每年七夕节正逢西瓜上市,条件好一些的家里都会买来一个西瓜,切去两头,将西瓜里面的瓜瓤掏空、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瓜皮,然后在两端切口圆弧边各挖三个小洞,下边一头用来固定一小块木头作烛台,上边那头穿过三个绳子连接到一根木棍,一个西瓜灯便做好了。西瓜皮上还会用刀子刻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等吉祥之语并雕饰各式花朵以乞吉利。七夕当晚,一些小男孩就会提着西瓜灯外出,喜庆不已。上世纪40年代的芜湖,户外路灯不多,西瓜灯成为七夕夜一道独特风景。记者随后在韩致中所著的《新荆楚岁时记》中找到相关记载,作者将此习俗命名为“雕花瓜”,并记为沙市七夕风俗。

叁·三种习俗

茆耕茹还提及了本地另外三种七夕习俗,只是此三种当年或已式微,他也只是从长辈口中得知。

三种习俗皆与乞巧有关。其一为迎月穿针。七夕夜,对着月光将细线穿过绣花针,穿过了则为“得巧”。其二为蟢子结网。在院中将瓜果供奉于能看到织女星的地方,翌日清晨,如瓜果吸引蟢子前来织网,则为“得巧”;也有一说为于瓜果边置一锦盒,盒内藏一蟢子,第二天视蟢子是否织网。茆耕茹认为,蟢子为蜘蛛的一种,许多史料提及这一习俗时为“蜘蛛结网”并不是很准确。据《现代汉语词典》,“蟢子,蟏蛸的通称,也作喜子”。又,“蟏蛸,蜘蛛的一种……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蟢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其三为曝水观影,在水井中取来一碗水,放在七夕之夜过夜,次日看水面附有油翳,以观油翳投影,如笔、书卷状则“得巧”,也有一说为投绣花针浮于油面,以观针影。

后两种习俗,记者在濮之琦的《芜湖风土记》中找到,“七月七日的夜晚,芜湖的姑娘们在庭院摆香案,供瓜果酒脯、并在案上供一盒,内藏一只蜘蛛,天明时开视,如果蜘蛛在盒内结了网,便算是获得巧了。读书的小伙子们也乞巧,他们在园内设供案,在案上放一碗水,第二天日出时,见水上有油翳,放一根针浮在上面,照在水里的影子是尖形的像‘笔锋\’,即算获得了巧,考试便会中的;如果针头像‘棒槌\’,即是没有巧,自然也不会中的了……”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对后两种习俗均有明确记载,不过注明乞巧于七夕前一夜进行,“乞巧之事,皆于初六夜行之”,并引出“宋太平兴国三年诏曰:七夕佳辰近代多用六日,宜以七日为七夕,颁行天下。是今俗自宋已然矣”一段,可见,七夕节蟢子结网、曝水观影习俗由来已久。黄钺《于湖竹枝词》第三十首也应证了初六一说,“闺中乞巧辄先期,沿自南唐内宴时。却恐来朝鹊桥断,痴心更比女牛痴。”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节日中怎么可能有情人节?在所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中,表现的都是他们美好坚贞的爱情。况且牛郎织女是夫妻,又不是情人。”采访最后,茆耕茹向记者表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西方情人节在中国慢慢流行,一些追求时尚的国人,将七夕说成中国情人节,则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传承,今人应当尊重历史,挖掘七夕文化内涵,回归本源。

本报记者 戴卿

新闻推荐

科技种植“节本增效” 小小葡萄长成大产业

编者按 近年...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俗专家话七夕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传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