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县新闻 > 正文

植根田野无怨无悔 小小种子改变人生

来源:芜湖日报 2013-10-24 20:21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江晟 

实习生 祝婷 张敏

上世纪80年代,刚从原安徽劳动大学农学系毕业的董根生,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返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推广员,且与田间地头的秧苗们,一直打了20多年的“交道”。

植根农村痴心不改

“我出生在农村,自幼家庭条件不好,有时遭遇灾荒年份,全家人辛苦一年还保不住口粮。于是,我决心考上大学,并选报农学专业,希望用自己所学,回家乡帮乡亲们科学种田。”在陶辛镇一片即将被收割的水稻田中,已是芜湖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县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董根生,见到记者前来采访,放下了手中的稻穗,对几名种粮大户叮嘱了几句后,便说起了往事。

带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信念,1986年,董根生被分配到县农业局种子公司,成为一名农技员,开始在村落中驻点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当时,作为各县农业攻关的重点,水稻育种、杂交制种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尽快攻克技术难关,他在6年的工作中,与农民同吃同住,一同下地耕作,很快便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制种专家。最难能可贵的是,1989—1990年,在他的带领下,该县连续2年制种平均单产突破100KG/亩,最高单产突破200KG/亩,还实现了杂交水稻制种单产在全市范围内的新纪录,并被省有关部门数次授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能手”。

董根生告诉记者,当时,他也没有多少想法,就是要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让更多的人能吃上优质粮油。因此便开始将精力放在农作物良种的引进、实验示范上,并探索着将品种推广和新技术运用紧密结合,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最终提升全县良种覆盖率。至1998年,在他与全体农技员的努力下,全县优质油菜推广面积已占油菜总面积的95%以上,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也达到了20万亩以上,良种优质率与覆盖率均突破90%。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专家,也纷纷慕名前来现场观摩。

情系农民惦挂需求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到跟前一打听,原来是农技推广站的\’,这是我们这儿专门寒碜我们农技员的顺口溜。”董根生笑着介绍说,这么多年,其实还是有不少机会转行的,譬如教师、公务员之类的,但就是无法割舍对农民、田头的感情。

农业新技术推广是农业推广的工作重点。围绕着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董根生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将全县所有粮油种植大户均纳入到重点培训人群中,采取室内与室外、培训时间与农事活动、现场培训与田间地头培训等“四个结合”方式,近5年来相继举办800余场培训、培训人数达到4万余人次。为确保培训成效,他还带领全体农技人员开展对口联系,主动上门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2008年起,芜湖县开展油菜、水稻万亩高产创建工作,董根生与一支创新团队经过5年时间培育,累计实施创建面积超20万亩,辐射带动超50万亩。此外,高产创建示范区实现单产均突破700KG/亩,最高单产达到841.6KG/亩,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20多年的辛勤付出,也换来了殷实的回报:芜湖县分别获得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基地、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先进县及粮油高产示范县称号。而董根生本人除了享受到国务院特殊津贴外,还成为了全省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工作标兵,并获得了“全省先进工作者”及全县首批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等称号。

图为董根生(左)给农民讲解秋季水稻收割注意事项。

记者 杨大伟 摄

新闻推荐

已累计销售2亿元 “双11”交易量4600多万“特色中国·芜湖馆” 走红淘宝网

□ 本报记者...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植根田野无怨无悔 小小种子改变人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