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三边 那个美丽的地方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1-19 13:31   https://www.yybnet.net/

散文之窗

掏完苦菜上树梢,

遍地不见绿苗苗。

百草吃尽吃树干,

捣碎树干磨面面。

——著名诗人李季在《王贵与李香香》中这样写到。诗中的“一眼望不尽的老黄沙”、“三边没树石头少,庄户人的日子受不了。”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多年以后,当我一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却被她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深深牵动。定边——三边高原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自古就是盐马商道的起点;这里是红军长征入陕的第一站;这里长城逶迤;这里军事城堡星罗棋布;这里广漠绵延,峰岭交错,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镇守延安的范仲淹,取“底定边疆”之意,给这个“修筑在头道川”的小城赐名——定边。

行走在这广阔的高原上,那一曲曲信天游在思绪中随风飘荡……那时,底定边疆、西出宁夏的定边,有大片大片的天然盐湖,陕北村村寨寨的食盐都得来这里驮。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唯一的运输方法就是靠牲畜来驮运,赶牲灵的人儿由此产生。一走十天半月,赶牲灵的人沿途要吃住,要和当地人交往,这就免不了要发生许多纠纠缠缠的事,男的勾引女的,女的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加上人们的想象和调侃,再加上艺人的编创,出现了《赶牲灵》这首民歌:“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哟)戴上了(的那个)铃子(哟),哇哇(的那个)声。”——骡帮马队给荒凉的山村带来了冲击,这些赶脚的过路人给一辈子足不出沙窝窝的当地人带来了无尽遐想:“白脖子(的那个)哈巴朝南(的那个)咬,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哟噢)过来了。”——这时,依门等待意中人到来的少妇、闺女们看到了赶牲灵的队伍,究竟这里面有没有自己意中要等的人?于是就出现最为关键的两句:“你若是我的哥哥(哟),招一招(的那个)手,(哎哟)你不是我那哥哥(哟噢)走你(的那个)路。”

顺着赶牲灵的人儿当年招手时走过的古道,我们找到了盐湖,这是位于定边城西北方向约13公里处的一大片银色的湖水。灰黑的薄云一片连一片堆积了半边天。雨,丝丝缕缕,飘飘洒洒,如烟似雾。除独立堤岸一棵树木似的我,雨中的盐湖静得只有满目粼粼清水。

湖边一片一片蓬绿、浓密的红柳,一簇一丛蓝格茵茵的马兰,全在雨雾中静立。茸茸的枝条,素淡的花瓣,沾满了清亮的水珠。它们当真是几千年前,湖边那个憨实后生和漂亮女子殉情所变之物吗?我没有追思那远古离奇的故事。打盐的人儿,高唱采盐曲,手中的滚耙在蓝天下翩翩挥舞,生动雄浑的采盐场景在我眼帘稍现即逝……

我的思绪全沉浸在眼前这千顷银洁的湖水之中,这纵横交错、宽不盈尺、沙柳编织渠道中潺潺的盐水,是如何经年不断,汇集成这漠漠高原上一方一畦、宽阔千顷的盐湖?一次一次蒸发、积淀出千吨万吨白花花的盐粒?盐湖的盐以粒大、色青、质坚、味醇而享有盛名,这里的水洗精盐更是驰名省内外,每天都有数十吨、上百吨运销外地。

雨,洒洒停停,停停洒洒。我没有带雨衣雨伞,清凉的水珠一颗一颗从我头上沿着发丝滚落。犹如草木似的我,心中情思翻滚。俗语说:“定边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茫茫沙塬,风起沙飞天昏地暗,盐泉不忌讳恶劣的生存环境,顽强地从地心源源流出,千年万年不枯不竭,生命力这般顽强!采盐的工序极简,用抽水机从盐泉口把盐水抽至坝田中,经日光一晒,盐便在坝底积淀成粒。如此朴素的灵魂,如此简单的生命,给人类奉献的却是千万年受用不尽的财富!

天时不早,雨还下着,望着烟雨轻笼之中盐湖“岸积千山雪,池生万斛珠”的丽景,我伏在这位素衣淑女的怀中,久久不忍离去……

三十三颗荞麦,九下九道棱。

小妹妹虽好,是人家的人。

你把那个马驹驹,丢在妹妹家,

马驹驹想娘呀,你想妹妹的家,

荞麦子开花,顶顶上白。

小妹妹一心呀,等哥哥你回来。

过去,荞麦曾是三边人生活里最重要的农作物。夏天,这里漫山遍野的荞麦花更是让你流连忘返。雪白雪白的荞麦花纷纷扬扬地开在一片片大漠与山岭之上。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片的荞麦花,一定会十分震撼!荞麦花红红的茎秆,嫩绿的叶子,白茫茫的一片,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感到特别新奇,荞麦花轻灵的舞姿摇曳出一片白色的花海,仿若一位古代的美人亭亭玉立在辽阔的原野上。白居易写下这样的诗《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走进这香雪海,真切地感到我是在跟大自然亲近,跟农作物亲近,山野里野花野草随风摇曳着,清新的空气夹带着泥土的芳香,让我彻底地沉醉不知归路。

原来,在这茫茫高原上,最有名的一个老人是“石灰锤”。他的官名叫石光银。2002年,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沙英雄”,他就是石光银。和他一起种树的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个面对着肆虐了千百年的狼窝沙。不知道卖掉了多少只羊、多少头牛、多少匹马,寂寞、劳累、困惑时喝过多少瓶烧酒,唱过多少曲信天游,可一场场风刮走了一切。有一次走在种树的路上,突然起了沙暴,他被困在沙窝里,裹着老羊皮袄,蹲了一夜,差点被沙子活埋了。他这样想过,无非是一死,就是死了,也要把身体压在沙梁上。在陕西定边的荒沙滩上,他和风沙抗争了18年,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了一条长63公里、宽6公里的绿色屏障,使当地群众摆脱了风沙的侵袭,告别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到秋一场空”的生活。

从高原上走过,烽火墩台,长城遗迹,蜿蜒横亘。秦明古长城在境内达170多公里,是古长城遗址重点保护区。汉、回、蒙等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佛教、道教、天主教文化长期并存,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并具有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古代盐马商道在这里出发,秦驰道从这里入口,红军长征从这里入陕。经济贸易历经多个朝代长盛不衰,素有“旱码头”之称。

新的历史下,时代的大潮上,青银(青岛—银川)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太中(太原—中卫)铁路穿境而过,四省区交界的定边,更是乘风破浪,激流涌进。云淡风清,辽阔大漠上回荡着一曲《新走三边》:

一道道水来,

一道道川,

赶上呀那个骡子儿我走走三边。

一条条的那个路上人马那个多,

都赶上那个三边去把那宝贝驮。

三边那个三宝名气大,

二毛毛羊皮甜干干草,还有那个大青盐。

山有那个灵气地有那个好出产,

而今那个三边又把那宝贝添。

提起个三边新三宝名更大,

石油煤炭天然气,运到北京和西安。

人人都说那个三边好,

塞上呀那个明珠亮闪闪。

新闻推荐

米脂县防寒服产值突破1亿元

1月20日,米脂县米王服饰公司员工正在加工防寒服。米脂县近年来逐步加大对防寒服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走品牌化发展路子,使防寒服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全县防寒服生产厂家达到1...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戒毒所里的悔恨2010-01-15 13:31
猜你喜欢:
神木兰炭化蛹成蝶2010-01-13 13:32
评论:(三边 那个美丽的地方)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