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示意图
编者按:2009年,让我们高兴和自豪的事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务院批准并已经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规划,使西安一跃成为与上海、北京并肩,由国家布局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千年第一帝都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历史良机。那么,在如此大好的机遇面前,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们又离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有多远?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梳理脉络,展望未来,剖析差距,迎头赶上,以“明确新目标,提升新境界,争创新业绩”的精神状态,更快更好融入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之中。(D)(3)
记者 毋佳欣 实习记者 马元聪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西安、咸阳一跃成为与上海、北京并肩的国内一线都市,成为由国家战略布局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将融入大西安,两座著名古都将涤去历史的尘埃,以全新的姿态展示它应有的魅力。最近省委省政府又对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战略构想、实施方针、管理体制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大都市的建设步入正轨,对咸阳而言,这是继秦决定定都咸阳后的又一个发展机遇,我们已经分明感受到时代前进隆隆的脚步声,大都市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我们走来。
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壮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构想:以西安南北线为中轴,渭河为水脉,秦岭和渭北为生态屏障,北跨、东拓、西接、南融,形成主城区、卫星城和城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统筹规划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空中航线,发展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市区和关中与周边省份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建设中西部交通枢纽。发挥独特优势,依托原有基础,拓展发展领域,提升内在品质,构建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布局。策划建设唐城复兴、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利用引汉济渭等工程构建城市循环水体,恢复一批经典历史人文景观,营造大水大绿的生态环境,打造充满人文生态魅力的制高点。
而以建设西咸新区为重点推进西咸一体化,成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路径。2009年11月,《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出台,方案中提到,经过5至10年的开发建设,西咸新区将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渭河将成为大西安的中心水带,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开发示范区。
西咸新区发展目标宏伟
西咸新区的规划范围为,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北至西咸北环线,南至310国道西宝线,东西约50公里,涉及西咸两市6个县(区)、22个乡镇(街道办),总人口51万人。规划控制范围560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发展目标,2010年至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重点推进核心功能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增强对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两区一带”基本建成,实现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两番,达到600亿元左右。
2016年至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开发建设重心由核心功能区逐步向其他区域延伸,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产业优势突出、环境优美宜人的西咸都市圈最佳人居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区,实现生产总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1500亿元左右。(D)(3)
新闻推荐
去年6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表示,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这对西部地区建设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扩大对外开放非常重要。李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