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榆林市投资环境110办公室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民意调查中心合作开展的年度榆林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调查项目今年已是第四次开展。本次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调查在总结前三个年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全新和系统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共形成18个报告,其中包括1个总报告、1个技术报告、1个数据报告、14个县区(开发区)分报告和1个部门分报告,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榆林市县(区)两级政府及市直部门(机构)2008年度在投资环境建设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各自面临的困难与不足,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投资环境改善政策建议,将为榆林市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现将总报告摘要刊登。
编者按
一、总评价
总体来看,2008年度榆林市投资环境表现出“高成效、低满意度”的明显特征。本年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量继续超过100亿元,成效极为显著,但与此同时在榆企业对投资环境满意度评价平均分仅71分,分值仍然偏低,显示出目前榆林市投资环境的改善进度已落后于企业需求和期望增加的步伐,是现阶段榆林市投资环境面临的主要矛盾。部分企业较低满意度评价的状态如果持续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榆林市后续招商引资的成效和“以招商促发展”的战略实施。
(一)招商引资成效
从引资实绩纵向对比来看,虽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2008年度榆林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比2007年略有下降,不过仍然达到109.872亿元(含往年项目当年到位资金),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亿元,显示了招商引资的巨大成效。
不过从全省横向对比来看,2008年度全省各市(区)到位资金同比增幅平均仍达到40.8%,表明榆林市2008年度招商引资的增长势头已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全省口径的2008年度国内引资到位资金比较,除西安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外,咸阳、宝鸡本年度增幅较大,也与榆林市拉开了距离。
(二)企业投资环境满意度评价
2008年度700户企业及个体业者对榆林市投资环境的满意度平均评分为71.0分,这一分值与2005年度评价基本持平,但略低于2006-2007年度评价。连续三年满意度评价分值增幅不大显示了继续提升企业满意度的难度开始加大。课题组分析表明,随着投资硬环境的不断改善,更多的项目投入榆林,企业在投资环境方面产生的摩擦和问题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是导致企业对投资环境满意度评价未能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
二、县区(开发区)评价
(一)2008年度县区(开发区)综合排名
以2008年度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将各指标的县区(开发区)数据按全市平均分值为100分标准进行指数化,然后再按评价体系赋予的权重值进行权重化和县区分值求和,课题组得出2008年度榆林市各县区(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分。
从下表可以看到,府谷县和神木县得分均在150分以上,为榆林市投资环境“最佳”区域;榆阳区、榆林开发区、横山县、靖边县综合得分均在100-150分之间,为榆林市投资环境“优秀”区域;神府开发区、定边县、米脂县综合得分均在70-100分之间,为榆林市投资环境“良好”区域;清涧县、子洲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综合得分均在60-70分之间,为榆林市投资环境“一般”区域。
2008年度各县区(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表
县区(开发区) 2008年度综合得分 排名 区域分级
府谷县 172.14 1 最佳
神木县 150.78 2 最佳
榆阳区 135.11 3 优秀
榆林开发区25.38 4 优秀
横山县 120.42 5 优秀
靖边县 103.41 6 优秀
神府开发区95.92 7 良好
定边县 86.53 8 良好
米脂县 70.34 9 良好
清涧县 69.87 10 一般
子洲县 67.32 11 一般
绥德县 63.87 12 一般
吴堡县 61.14 13 一般
佳县 60.46 14 一般
注:分值由客观指标得分和企业评价得分两部分组成,总分超过150分为投资环境最佳县区(开发区),在100-150分之间为投资环境优秀县区(开发区),在70-100分为投资环境良好县区(开发区),在70分以下为投资环境一般县区(开发区)。
(二)2008年度分区域排名
由于北部县区、南部县和开发区在投资环境基础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课题组对三类区域进行了分开排名。
1、2008年度北部县区综合排名
北部县区是榆林市投资环境最好的区域,在其6个县区中,最佳投资环境县区有两个,投资环境优秀县区有三个,投资环境良好县区有一个。
2008年度北部县区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表
县(区) 2008年度综合得分 排名 区域分级
府谷县172.14 1 最佳
神木县150.78 2 最佳
榆阳区135.11 3 优秀
横山县120.42 4 优秀
靖边县103.41 5 优秀
定边县 86.53 6 良好
2、2008年度南部县综合排名
南部县是榆林市投资环境相对较弱的区域,6个县有5个县均是投资环境“一般”县区,不过目前部分县已经出现了追赶北部县区的势头。排名南部县投资环境综合得分第一位的米脂县已初步跨入投资环境“良好”区域,清涧县、子洲县的投资环境得分则紧随米脂县之后,显示了南部县投资环境改善已经有了较大的成效。
2008年度南部县区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表
县(区) 2008年度综合得分排名区域分级
米脂县 70.34 1 良好
清涧县 69.87 2 一般
子洲县 67.32 3 一般
绥德县 63.87 4 一般
吴堡县 61.14 5 一般
佳县 60.46 6 一般
3、2008年度开发区综合排名
从开发区来看,榆林经济开发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分别为“优秀”和“良好”投资环境区域。榆林经济开发区2008年度投资环境综合得分高于神府开发区,显示了目前其投资环境各要素的整体配置比神府开发区略好。
(三)2008年度县区(开发区)投资环境特点
分县区来看,14个县区(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呈现出“南北区域差距巨大”“各县区优势劣势并存”“投资环境发展阶段各异”等三大特点。
1、南北投资环境差距巨大
2008年度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显示,榆林市南部区域与北部区域在投资环境总体实力上差距巨大。位于北部区域的8个县区(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平均分123.71分,而位于南部区域的6个县投资环境评价平均分仅65.5分,平均差距近60分,显示了南部区域相对于北部县区在投资环境方面的绝对劣势。
2、各县区优势劣势并存
(1)投资环境"最佳"县区优劣势
从投资环境最佳县区来看,虽然府谷县2008年度综合得分排名全市第一,但在投资环境评价的四大类指标上,府谷县仅引资实绩和市场环境具有绝对优势,分别居于全市第1位和第2位,其基础设施环境和政府服务环境分别居于全市的第5位和第6位,是府谷县相对劣势的投资环境。从居于全市第2位的神木县来看,虽然其基础设施环境和市场环境均居于全市第1位,但其2008年度的引资实绩排名仅居于全市第5位,其政府服务环境更是居于全市的最后列,是神木县相对劣势的两大环境,也是拖累神木县总体评分的主要原因。
(2)投资环境“优秀”县区(开发区)优劣势
从投资环境优秀县区(开发区)比较来看,榆林经济开发区虽然政府服务环境、基础环境和市场环境得分分别居于全市领先的第1位、第2位和第3位,但其2008年度的招商引资实绩仅排在全市第7位,是其总评分低于榆阳区的关键原因,也是榆林开发区目前面临的投资环境瓶颈问题。
从横山县与靖边县的对比来看,横山县虽然在政府服务环境和基础环境方面得分均低于靖边县,但其2008年度引资实绩得分高居全市第2位,与靖边县引资实绩得分拉开了距离,同时其市场环境分也略高于靖边县,是横山县总体得分高于靖边县的主要原因。
(3)投资环境“良好”县区(开发区)优劣势
神府经济开发区是历次投资环境评价在全市都较为领先的区域,不过2008年度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显示,虽然其基础环境评分和市场环境评分仍居于全市前列,但其2008年的引资实绩得分在全市排名已落后到第11位,居于全市后列,直接导致了神府开发区投资环境总评分落后于多数北部县区(开发区)。
相对来看,定边县和米脂县的各项投资环境相对均衡,均居于全市的中游水平,是保证其进入“良好”投资环境县区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作为南部县的米脂县部分投资环境指标得分已开始追赶和超越少数北部县区,显示了其投资环境改善的良好成效。
(4)投资环境“一般”县区(开发区)优劣势
从南部5县的投资环境比较来看,虽然各县区的多数指标均居全市后列,但清涧县、子洲县的政府服务环境得分则居全市前列,佳县的政府服务环境得分居于全市中游,显示了这几个县在改善政府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虽然这一成效的取得远较北部县区容易,但成效仍然值得肯定。
从绥德县来看,虽然其引资实绩指标居于南部六县的领先地位,但其市场环境、基础环境和政府服务环境得分均落后于米脂和清涧等县,是其总评分落后于米脂县和清涧县的关键因素。
3、投资发展阶段各异
课题组在引入“引资成效-企业评价满意度”投资环境评价模型分析后发现,全市多数县区(开发区)投资环境具有“成效高的不满意,满意的成效不高”这一特点,即在总体满意度均较低的情况下,北部招商引资总量巨大、成效显著的多数县区(开发区)企业满意度评价相对更低,而在南部招商引资资金和项目相对较少的多数县,企业满意度评价相对较高。这表明越是招商引资工作做得越多、投资环境硬件基础较好的县区,企业的需求越多、期望越高、与各方的摩擦越多,政府面临改善投资环境的工作任务越重,越难得到企业较高的评价。不过模型也显示少数县区投资环境具有引资成效和企业评价满意度“双高”或“双低”的特点。
神府开发区和靖边县已处于较高成效较高满意度阶段;府谷县、横山县、榆阳区和神木县则处于高成效低满意度阶段;米脂县、定边县、神府开发区、清涧县、吴堡县、佳县尚处于低成效高满意度阶段;绥德县、子洲县则处于较低成效较低满意度阶段,不过绥德县正向高成效低满意度阶段过渡。处于不同投资环境发展阶段的县区(开发区),其投资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方向也将有显著的差异。
三、部门评价
(一)部门总评价
2008年度部门投资环境满意度评价由前一个年度的22个部门扩展到33个部门。本次调查显示,企业对33个部门满意度评价的平均分为76.4分,略高于前一个年度,侧面反映出本年度部门投资环境略有改善,但改善幅度不大。
从企业对各部门“政策环境”“审批工作”“行政执法”“服务水平”“投诉处理”等五大项目满意度的分项评价来看,除“投诉处理”评价较低,评分仅70.7分外,其他四项环境的评价分值较为均衡,均在77-79分之间。表明“投诉处理”是拖累部门评价满意度的关键项目,也是部门投资环境改善的最短板,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二)分部门评价
总体来看,各部门在企业满意度评价分值上差距不大,从参评企业超过100户的市直部门来看,获得企业满意度评价最高分的部门与企业评价最低分部门的差距在10.2分以内,表明榆林市各部门投资环境改善工作整体成效比较均衡。从具体部门来看,居于2008年度企业评价最满意前三位的部门分别是市经委、市招商局和市发改委,其满意度评分均在80分以上,显示了企业对这三个部门投资环境相关工作的更多认同。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劳动局的满意度评分均在72-73分之间,是企业评价最为靠后的三个部门。
从参评部门不足100户的6个部门来看,企业对市旅游局评价相对较高,对市执法局评价相对较低。
2008年度企业对榆林市直各部门
投资环境工作满意度评价
被评部门 2008年度满意度评分排序
市经 委 82.2 1
市招商局 81.4 2
市发改委 80.3 3
市规划局 80.2 4
市农业局 79.9 5
市安监局 79.3 6
市地税局 78.9 7
市林业局 77.8 8
市统计局 77.8 8
市国税局 77.4 10
市工商局 77.3 11
市商务局 77.2 12
市水利局 77.0 13
市质监局 76.8 14
市财政局 76.8 14
市卫生局 75.5 16
市科技局 75.5 16
市环保局 75.4 18
市广电局 74.9 19
市建设局 74.9 19
市文化局 74.7 21
市国土局 74.3 22
市人事局 74.2 23
市教育局 74.1 24
市劳动局 72.7 25
市公安局 72.4 26
市交通局 72.0 27
以下六个部门由于在榆林市各县区设置机构不平衡,部门主管业务牵涉的企业面相对较小,本次调查参与评价企业均不足100户,故单独排序。
市旅游局 78.9 1
市石化局 78.0 2
市盐务局 75.8 3
市煤炭局 73.2 4
市药监局 71.9 5
市执法局 71.7 6
注:1.企业不参与与其设立经营无关的部门评分;2.参与评价企业不足100户的市直部门有市煤炭局、市执法局、市盐务局、市药监局、市旅游局、市石化局,6部门的参评企业仅分别为92户、74户、64户、62户、44户、33户。
四、干部评价
(一)投资环境评价
2008年度干部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访的662名市直部门及各县区(开发区)部门领导干部中,绝大多数干部对榆林市实现跨越发展的信心很足,并认为近年来榆林市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对榆林市总体投资环境的评价方面,干部群体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保持了客观清醒的态度。大部分干部(83.7%)均认为榆林市投资环境“较好”或“很好”,但在这一总比例中,选择“很好”的比例仅32.3%,选择“较好”的比例则为51.4%,表明多数干部认为榆林市投资环境仍有继续改进的空间和需要。
(二)招商引资评价
从招商引资领域的认识与观念来看,虽然市县的大多数部门领导干部认同“只有大招商才能带动大发展”这一战略,但也有近20%的领导干部并不赞成这一提法,显示了在“以招商促发展”的战略认识上,干部之间仍存一定的分歧。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招商促发展”这一战略的认识分歧在市直部门的领导干部及部分资源型招商县区领导干部中表现更为突出。分县区分析的数据显示,被访的65位市直部门领导干部中,有近1/4的干部不赞成“只有大招商才能带动大发展”这一提法。在榆阳区、横山县、府谷县、佳县等县区,不赞成“只有大招商才能带动大发展”这一提法的干部比例也均在20%以上,尤其是在处于盐资源开发前期的佳县,不赞成“只有大招商才能带动大发展”的干部比例高达31.8%,显示了部分资源型县区干部在招商战略的认识和把握上仍不够统一、较为含混。
从优惠政策的评价来看,近2/3的市县两级部门领导干部赞成“榆林市招商优惠政策与周边有差距”,侧面反映出榆林市在招商优惠政策的推出和执行上仍需要更大的力度和更多的决心。
五、公众评价
社会环境的改进是投资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众对社会环境的满意程度将影响他们对投资环境改善政策的支持程度。因此测量公众对社会环境的评价一直是投资环境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
2008年度公众社会环境评价数据显示,榆林市公众社会环境满意度评分为77.4分,高于2007年度3.5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显示了从2004年以来,榆林市社会环境的持续改善持续获得了公众越来越多的认可。
分县区来看,2008年度公众社会环境满意度评价最高的县区是清涧县、吴堡县、榆阳区和子洲县,公众满意度均超过了80分,显示了这几个县区社会环境的改善获得了该县区更多的认同,而公众满意度评价相对较低的县则是定边县和绥德县,公众评分没有超过70分,值得本县重点关注。投资环境总评分领先的府谷县和神木县在公众社会环境评价方面则处于全市平均水平上。
2008年度各县(区)公众社会环境满意度评分表
县(区) 公众评分 排名
清涧县87.61 1
吴堡县86.80 2
榆阳区84.39 3
子洲县82.58 4
靖边县79.15 5
府谷县76.92 6
神木县75.05 7
佳县75.02 8
横山县74.88 9
米脂县71.76 10
绥德县68.99 11
定边县66.03 12
平均77.4
新闻推荐
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定于2010年6月26日召开长安银行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下称“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地点(一)会议时间:2010年6月26日(星...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