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交通为先。日前,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这是咸阳市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又一重要里程,也标志着城区道路畅通工程正式开始实施。那么,畅通工程作为咸阳城市发展的一项基础性设施项目,将怎样改变现有的公共交通格局,如何在日益发展的道路网络中进行多元化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有关部门处心积虑、市民翘首以待的问题。
电影院十字
本报记者 孟利明
一批城区道路交通
规划得到完善
城市交通,规划引导是关键,按照咸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畅通工程,一批新的交通规划将陆续出台。
完善城市道路网系统规划。从城市布局结构、交通功能定位等方面,对现有城市主干道网进行整合,突出畅通城市南北,完善城市主干道路骨架,理顺城区路网,对需进行规划调整的道路和节点提出规划改善方案;编制体育场十字等8个路口的展宽渠化方案;审核通过公交站点和出租车停靠点等专项规划。
编制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结合城区道路现状和建设周期,按照“立足当前,规划长远”的要求,制定近期交通管理规划,修编中远期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编制公交发展规划。按照“公交优先”的要求,编制西咸公交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公交站点和出租车停靠点等专项规划。
编制停车场建设规划。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加强政策研究,编制停车场建设规划;完成地面立体停车场建设规划,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城区路网将开始优化
加快道路基础建设。按照“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征迁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大主干道改、扩、建和渠化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架构;加大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的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道路微循环;结合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大“断头路”、“丁字路”、“瓶颈路”打通改造力度,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网络;结合道路建设改造,加大公交专用车道建设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改扩建力度,提高公交通畅度,确保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2011年,新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支路25条,建成桥梁1座,建成人行天桥3座;完成人行地下通道升等改造3处,完成城区8个路口的展宽渠化;完成渭城桥、秦都桥回购工作(5月1日起免费通车)。
2012年,新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支路9条,新建桥梁3座、人行天桥2处、新建地下通道I处。
2013年,新修、改造支路5条,隧道1处。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合理设置流量监测、交通诱导、信号灯、电子监控、交通隔离等设施,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对次干道以上道路相交路口进行渠化,科学控制灯控路口数量,建成一批畅通工程“示范路”,大幅提高群众交通出行安全感和对交通环境的满意度。
2011年,实施交通安全设施重点项目40个。其中,增设10处治安监控卡口、19处电子监控,5处抓拍设备,更换3处旧设备,设置3条新修道路隔离护栏13.7公里。'
2012年,实施交通安全设施重点项目51个。其中,增设30处抓拍设备,更换18处旧设备,设置2条新修道路隔离护栏8.3公里,新增监控传输光缆15公里。
2013年,实施交通安全设施重点项目3个,设置1条新修道路隔离护栏8.1公里,以及更换部分老旧信号灯控制设备,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划、维护等。
停车泊位将陆续增多
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2012年完成安定路广场地下两层立体式停车场建设,在城区繁华街区选址建设3处立体式停车场。
增加、改设城市临时停车泊位。在次干道、支路、小街小巷合理施划停车泊位,使临时停车泊位增加至10000个;结合人行道改造,对拟施划或已破损的临时停车位加固处理。
加强新开发房地产项目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制定停车楼、地下停车场配建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把房地产项目套建停车楼(场)作为规划审批和竣工验收条件,鼓励建设单位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开发建设公建配建停车场(楼)。
提高停车位使用率。健全停车位收费管理机制,加强收费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研究制定停车位分时段收费和计时收费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和计时单位时间,提高泊位的利用率。
公共交通得到提升
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政策要求。加大公交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补贴,逐步实现票价优惠、线路优化、车辆优质的目标。
提升公交运行服务水平。科学布局公交港湾、站点,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交运力,扩大公交通达区域,提高公交运行效率,降低公交票价,推行公交一卡通缴费,提高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比率。2011年12月底前完成对影响交通的公交站点改迁和出租车停靠点调整的改造工作,开始推行乘坐公交一卡通。2012年开始分步实施市政府批准的各项公交规划,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三年新增西咸公交线路5条、城区公交线路2条,年均新增公交车80标台。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快与西安方面的沟通对接,推动西安地铁一号线到沣河森林公园西延段、咸阳国际机场到北客站轻轨交通等重大项目加快启动实施。
道路交通管理更加严格
狠抓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在强化驾驶人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引导驾驶人养成“文明行车、安全驾驶”的良好习惯;对机动车严格履行年检制度。整治道路交通秩序。以城区机动车夜间超速、占用公交车道、乱停乱放及货车、渣土车闯禁令、非法载客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适时组织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使每年城区机动车违法率控制在5%以内。
全面推行扁平化指挥模式。建立集信息采集、研判、决策、指挥、发布为一体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优化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组织系统,及时发布道路交通流量、行驶车速、路段堵塞程度、交通事故、道路施工、交通管制等交通信息,提高交通预警能力和路网平均车速、降低路口阻塞率。
全民文明出行意识将得到提高
加强交通宣传引导。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文明出行”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实现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90%以上,驾驶人和中小学生普及率达到100%。不断增强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交通安全意识。
新闻推荐
在26日举行的“迎世园”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22年馆藏中外名家书法精品展上,众多书法家现场挥毫,完成了“迎世园”书法百米长卷。据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庞任隆介绍,这次书法百米长卷的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