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子长七旬夫妇难圆政策安置梦

来源:各界导报 2014-03-22 15:41   https://www.yybnet.net/

 打工二十余载回村待遇有别

记者郑宁武

子长县余家坪镇双流湾村现年70岁的马有亮、 李翠莲夫妇,20多年前举家外出务工,如今已是年迈之年,本想回家乡享受移民安置待遇,却被拒之门外。

安置名单没找到自己名字

2月26日下午,马有亮拿着居民户口簿和身份证对记者说,1989年,在国家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政策背景下,他们一家七口离开籍贯所在地子长县余家坪镇双流湾村,外出打工谋生。临走前,马有亮将自家30多亩承包地交给生产队。 1996年,在国家人口普査时,在未接到任何通知情况下,马有亮一家户口被注销。2010年,经双流湾村委会开具证明,马有亮夫妇二人在当地派出所补办了原户籍所在地户口簿。

马有亮说,“时间一晃,我和老伴都已70岁,, 落叶归根,返回家乡的念头越来越浓,此时正赶上因煤矿采空致窑洞裂缝、塌陷,当地政府对村民进行集体安置,原本想可以从此安享晚年了,却没想到在安置名单上没有找到我和老伴的名字。"

享受待遇到底“卡"在哪?

在马有亮看来,当初他们外出时把土地承包权交给生产队让集体受益,这并不意味他从此不再是双流湾村村民。期间,村里历次党支部支书换届选举,他都履行了作为一名党员职责。况且他家窑洞还在,外出打工期间也没有把全家户口迁出,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同村村民的待遇?

3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双流湾,针对马有亮遇到的难题,两名村民表达了各自意见,“马有亮一家20多年在外打工,其间未给村组尽到有关义务,现在要回来享受集体安置政策待遇,情理上说不过去。除非他们答应不再要以前煤矿企业因购置土地给村民分的200多万元土地补偿款。"对此,马有亮表示,他们同意放弃土地补偿款,并写过一纸承诺书。

该村村支书和村组长称,村里曾专门开会商议,同意马有亮一家回村,但镇政府给出的回复是村民们不同意。一位刘姓村民说,“村民们的意见很明确,同意他们回村,现在就看镇政府咋表态了。"

子长县余家坪镇负责包村的一位杨姓副镇长告诉记者,“针对马有亮一家的实际情况,主要是看村民们的意见。我曾建议他走司法程序,因为他们可能在外面办过户口,这个需要调查。"

律师:正当权益要落到实处

3月11日上午,记者专程来到子长县城关派出所和余家坪镇派出所了解情况,经查阅档案,马有亮和其妻李翠莲的户口都在余家坪镇派出所。

西安惠智律师事务所周健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民进城打工,不少人告别农村举家外迁,他们大多从事体力劳动,由于待遇降低、失去工作、年老体迈等多种原因,有些人不得不返回农村,由此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针对这一现象,《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案件讨论会纪要》第六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为其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其中就有:“出生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本人户籍登记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因外出经商、务工等原因,脱离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生产、生活未迁出户口的。"

“我国实行村民自治、民主决策,但从根本上讲,各村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都不得与宪法、法律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政府工作职能就是依法行政, 让每个人的正当权益落到实处。"周健说。

新闻推荐

曲江池遗址公园南湖污染市民忧

漂浮物遍布打捞湖面杂物捂着鼻子匆匆而过的游客(本组图片由焦瑾摄)刺鼻化学气味来源正在调查记者焦瑾李荣曲江池遗址公园,作为西安城市人群的首选休闲地,每天接待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可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舍得之间彰显智慧2014-03-25 21:28
评论:(子长七旬夫妇难圆政策安置梦)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