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灞桥区政协委员、作家白来勤
这是一个从生活底层摸爬滚打、奋斗拼搏出来的地方文化名人,是一个有着十分丰富阅历并极善于学习取舍的智者,—个有着多科边缘学识的杂家之才的能工,一个刻苦勤奋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而终有作为的学人,是足以信赖、可以作朋友、可以常交往的君子,是一个充满风趣、幽默、豁达、畅亮胸怀的“弥勒佛"。他就是灞桥文化人——白来勤。
1983年,白来勤高中毕业于西安市六十四中学,后曾在灞桥区半坡小学任教,1986年被农业银行灞桥区信用联社录用为合同制干部,曾任储蓄经办农贷员、工会组长,1991年调联社机关,历任科员、副科长、代科长、信用社主任、工会办主任、支部书记等职,现任办公室主任。期间自学取得大专学历。曾以谷雨、蓝芹、子虚等笔名发表作品跻身文坛。系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乡土作协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国际诗词艺术家联合会理事。著有诗集《圣像与阳光》、系列小说《紫金城里哟嗬嘿》、长篇小说《情殇何痛》,主编有《夕阳斋诗书文集》、《校园反邪教普及读本》及大型工具书《编辑工作手册》。曾荣获全国“凯特杯"与“松花江杯"诗歌奖(1993)“南岳杯"杂文奖(2001)。1998年参加陕西省作家协会,2002年以散文《又见桐花》摘取“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2003年其西部风情系列小说《紫金城里哟嗬嘿》荣膺第三届“中国乡土文学奖",2004年以《信合人之歌》获“中华纵横"全国诗书画摄影大赛诗歌类二等奖,2008年参加第五届省作协代表大会。
其诗歌弥漫着浓郁的土韵乡情,在诗界素有“醇如酒,清如水,香如花"的美誉,其诗风兼具笙簧之律动和玉石般的质感。先后入选《中国新诗潮大选》(1988)、《中国诗库力作选》(1993)、《中国诗萃》(1996)。其系列风情小说《紫金城里哟嗬嘿》一上市即被抢购一空,在读书界引起强烈反响。该书“以地道的西部风情、纯正的老陕口味,跌宕的故事情节,演绎了一幕幕西部底层社会小人物爱恨情仇的活报剧,展示了一幅幅以关中平原为背景的西部乡村风俗画",先后有《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民报》、《西北信息报》、《西安电视台》、《陕西文学界》、《西安日报》、《九头鸟》、《深圳商报》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给予热情报道和评介。该书荣膺第三届“中国乡土文学奖",并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陈列。
2011年,小说《看到情书妻落泪》荣获第二届《小说选刊》全国小说笔会评选一等奖;长篇家庭社会问题小说《雨霖铃》获首届“白鹿文学奖"。诗歌《春蚕写意》获中华诗歌文学会、《新国风》杂志社联合颁发的“第十届中国诗人节屈原杯诗歌金奖"。2012年,其散文《千年不朽胡杨林》荣获“中国散文华表奖"最佳作品奖。
由于创作成绩突出,加上因此而产生的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他被有关单位聘任为《东方散文》杂志编委,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还被推选担任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投资协会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茶人联谊会理事,陕西圣爱书画院副院长,被有关报刊聘为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特约撰稿人。2007年9月,他作为陕西省作协第五次代表会代表,光荣地出席了省第五次作代会;2007年l0月,他被中共灞桥区委统战部作为特别邀请人士提名为政协委员,参加了灞桥区政协会议,并连续两届被推荐为灞桥区政协委员、区政协社会事务委员会委员。(记者贺博)
新闻推荐
——记陕西川渝商会常务副会长、陕西武盾集团董事长彭亭彬记者孙博实习记者王娟他,曾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却转战商海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依然保持军人情怀;他,又...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