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画派传人水墨画家杨佳焕释读
杨焕佳艺术简介
杨佳焕,1964年生,陕西咸阳人。198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同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班, 获艺术学学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 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
孙谦
杨佳焕这个土生土长的关中书生,外表清癯,内在沉毅。 他的品性中更是浸染了秦唐大地的浩气和灵气, 这使得他的绘画与他的人品达到了同质同构的境界,他的人物肖像画的丰厚隽永和花鸟画的饱满色彩,深深地植根于传统的厚土之中,既是现实世界的鲜活写照, 也展现出了他自足的精神世界。
长安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画的重镇, 大家名家所标举的艺术境界甚高, 任何人想要从其中脱颖而出都至为不易。 作为大学美术教师的杨佳焕,则凭着他的功底厚实的人物肖像画和异彩纷呈的花鸟画异军突起,成为长安画派令人瞩目的正统传人。杨佳焕是那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画家,曾师从著名国画家刘文西和王子武,得其真传,起点极高。他从传统肖像画入手,在以写神写心为基调的路子上扎实用力,稳步前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统从来都是一种资源,就绘画来说,传统的只是作为图式语言和生存范式而在那里,从未消失过。传统经过生活方式的确立、习俗的因袭和个人的阅历经验存在于当下,无处不在。而传统只有进入个人身上,与具体的某一个画家合体后,才可使它变得鲜活起来。杨佳焕的绘画糅合性地延续了从明代的徐渭、沈周到清代的扬州八怪、吴昌硕所延及的齐白石、王雪涛、王子武、刘文西等大家的脉络,而自成格局。他的创作从不为日渐摇撼中国画坛的西方的绘画方式所动,坚守传统的水墨形式,在传统中谋求创新。他笔下人物肖像在水墨笔触下所呈现惊人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历史感,准确地描绘了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真实情状和神态,是与传统的绝佳合体。诚如艺术评论家文韬所言:“有着专业实训功底的杨佳焕,他将用笔的线条和笔墨气韵进行渗合,统一在造型过程中,使人物形象在原型人物的根基上精神更加饱满,心理活动意象外化,因之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
杨佳焕的创作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主流意识,这种主流意识来自正途的真气和美意。他的人物肖像作品展开了一个开敞的格局,从古人到现代人,从中国人到外国人;从国家领袖、艺术家、作家、外国友人到工人、农民、少数民族生活都有所关注。而他的笔墨韵致所到之处,无不透出端庄、丰沛,透出精神的光彩和绚丽。
杨佳焕的写实性绘画, 处处都显示出他对现实和生活的深刻关注,并从其中升华出他独特的感悟,从而获得表现力的深化。 他的人物作品初看时,只感觉是一些平实的东西,只有当你细看端详时,才能发现它的秘密和魅力所在, 那秘密和魅力就是那笔触对描绘对象一瞬间情态的专注,它是属于时代和个人的特殊的心灵密码, 携带着某种不可言说、不可重复的基因。从人物的表情、眼神和姿态表现出来精神气质,那种穿透时空的力量,是一种与热血、与挚爱、与真理一样令人感动和真挚的情思。
从杨佳焕所创作的人物肖像画中, 我们感到深藏他骨子里的那股人文气息和理想主义情怀,无论是画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还是画苏东坡、伯乐、齐白石、王子武等艺术家,他的人物画均以正面表现,体现为一种正气、大气和浩气。而他所绘的几幅艺术家的肖像更展现为一种清逸之气,那种清逸是超出形貌之外的超然存在, 非平常的画匠所能把握。 我们时常所说的匠心独运, 是说一个画家必须是一个有心的匠师, 这个心便是对所画对象了然于胸,使其和自己的心象形成某种对应、默契后,方才下笔,此时,诸于笔端的形象—— 被画者的心象,便被画家自己的心象所激活, 一种活态的存在便脱颖而出。若要作品展现这种清逸之气, 那么艺术家首先要具备一些条件, 它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和个人修为的共同结果。
由于教学所需, 杨佳焕对于传统绘画理论有着深入探悉和研究,并有多篇理论文章见诸报刊,如对王子武人物画的探究;对马远《踏歌图》的阐释;对于吴昌硕以书入画的解读等等都在绘画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然而最终对于画理的阐发,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糅合,理论和作品的彼此印证生发,使得他的图式游刃有余。杨佳焕的人物画构图严谨、 笔致深邃、 精细入微, 他的所有人物画作品都贯穿着对人的精神的表现,它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生活氛围相联系,具有情景交融、生动感人的魅力。同时他也非常善于利用背景,在使背景构图、色调与画面主体相得益彰之外,它更起到了衬托主体的作用, 使主体显得饱满而丰厚。
《石鲁》一作可说是杨佳焕人物画中的绝唱, 如果说他大量的人物画是庄重和纯粹的话,那么《石鲁》则可用尖锐和复杂来说道了。在这幅和他所有的人物画形成了鲜明对照的作品中, 他在以镂刻的笔触为艺术家石鲁造像写心。 石鲁那脸上的条条皱纹和那丝丝缕缕像燃烧的火一样头发,对应于他的微妙的眼神、嘴角的情态、缺齿的牙齿,所有细节的刻画都细致入微,所有的细节共同结构为一个令人奇异的图像,令人赫然震惊。这图像凸显了石鲁这位老艺术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的遭际和情态, 以及他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此作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心理的发现和揭示直入本质,可谓神来之笔。 从此画作中我们可以见出, 杨佳焕对石鲁的拳拳眷念已经深入血脉了,同时也可看出他内心柔软缠绵的真情, 它似乎是从梦境中涌上心头,并被他双手捧出的。
《石鲁》一作具有梵高自画像的风格, 它似乎含纳了版画蚀刻的技艺,又糅合了油画的笔触感,然而它最终还是水墨的技法, 水墨的皴染之法。只是这个被淋漓尽致刻画的存在的形象, 早已超越了所有绘画的形式技法,而展现为一种悲悯的情怀。所谓的“超然物外",无非如此了。当然,我不会认为这是仿作的结果,模仿从来都是外在的,心灵的痕迹、心象是无论如何模仿不来的。《石鲁》这幅作品,使我想起杨佳焕所敬重的老师王子武, 它应了王子武先生“画不惊人,死不休"的话。
在《齐白石》一作中, 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一股异乎寻常的气息, 由于那种气息的存在, 我们感觉那人物是活着的, 是与你我互动的。 那活着的气息所带来的,在观赏者心头游动的是匀称和愉悦。
杨佳焕在执着于绘画创作的同时, 也不断在向新的艺术领域拓展格局,由他执笔绘制设计的老一辈革命家韦国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已于2013年9月2日发行。他绘制的《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邮品,由中国邮政集邮总公司于2013年10月15日发行。习仲勋纪念邮票的设计对于杨佳焕来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作为陕西人的杨佳焕,早就有感于同是陕西人的革命家习仲勋为中国人民崇高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是对习老的人品敬重有加,对于习老肖像纪念邮票的设计,既是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结,同时也使他以精湛的人物肖像跻身于邮票设计家的行列。(作者系作家、诗人、艺术评论家)
杨佳焕作品:
梅妻鹤子
守望黄土高坡
问道郎木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郝彦丰)8月11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上半年来陕投资外商以香港最多。西安市成为外商重点投资区域。据统计,上半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陕投资。其中,香港投资企业36家,...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