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国粹中医”,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一代代中医人的努力,使中医药文化在当今世界大放异彩。
承载着中医药文化传承使命和救死扶伤的西安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会城市中医医院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获审批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如今,历经六十三年风雨的西安市中医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生保健为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及现代化中医医院。
医院占地100亩,建筑面积99572平方米,编制床位1001张。医院拥有医疗专用设备3600多台(件),具有符合GMP标准的院内制剂楼,配备有较为完善的中药加工、配方、煎药、贮存设备,生产13种剂型、125个独具特色的院内制剂。现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陕西省名中医13名,西安市名中医1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4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4名,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4名。医院现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5个,省级名老中医、名中医传承工作室8个。
>>>国家级、省市级各级重点专科、学科在各自领域发展独具特色
医院有各级重点学科(专科)15个:肛肠科、护理学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肛肠科、脾胃病科、肝病科、护理学(培育)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心病学、临床中药学、脑病科(培育)、脾胃病学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肾病科、肿瘤科、骨伤科、针灸推拿康复科、肺病科、内分泌科、眼科、脑病科护理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心血管病科、中医肾病科为西安市卫生局优势专科。各专科、学科发挥各自学科优势,不断引进先进设备、革新技术水平、自主研发新药、创新治疗手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肛肠科: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擅长治疗各种复杂、疑难类肛肠疾病,尤以痔瘘裂、便秘及小儿肛周感染疾病为著。院内特色制剂有痔炎灵浓缩液、痔炎冲洗灵、痔瘘内消丸、消肿膏、拔毒膏、九华膏等。
脑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重点学科
科室以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治疗脑卒中、眩晕、头痛、失眠、抑郁、焦虑、重症肌无力、癫痫、帕金森病、痴呆、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研制出枣安胶囊、补阳通栓片、芎萸止痛片、砂半理中片、解郁颗粒等系列院内制剂12种,专科中药熏洗、贴敷等特色疗法16种,疗效显著。
脾胃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陕西省中医重点学科
擅长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食道疾病、胃肠各种疾病、肝脏、胆囊及胰腺疾病、消化系肿瘤放化疗及手术后中药治疗等。研制系列药物“萎平舒胶囊”、“胃动灵胶囊”、“愈溃宁胶囊”等多种自制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肝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科室以中医肝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系列独特的专病诊治体系,擅治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胆囊相关疾病等,推出个性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脂肪肝。研制和肝理脾丸、肝毒清丸、疳脂平片、复方抗病毒颗粒、健肝口服液等10余种专科院内制剂。
护理学: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
作为陕西省市级中医医院中唯一一家国家级护理学重点专科项目、全国中医护理方案协作组组长单位,制定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已在全国各级中医医院推广。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大力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创新应用,提高了护士运用中医手段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 挂牌成立“西安市中医药研究院”
西安市中医医院于2017年挂牌西安市中医药研究院,并依据“一中心,两站和多研究室(所)”的模式积极推进中医药研究院建设。近年来,医院先后获批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陕西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承担规范化培训、传承培训、“3+2”教学班、研究生教学、进修实习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任务。此外,医院还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课题百余项,并作为协作单位承担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医院先后获得全国中医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强直性脊柱炎:以前诊断不明确 没好药 现在用生物制剂治疗致残率大大降低
忆事:以前将其归到类风湿关节炎里面28岁的小赵常感到腰背疼痛、僵直,之前一直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今年下半年,他的腰背疼...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