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阳光伴着微风,暖暖地落在人们的身上,让这个普通的周末充满了懒散和随意。从4月9日开始,趁着好天气,每个周末《都市新刊》的记者都会走进社区,和居民直接面对面交流,关注您身边的新鲜事、烦心事、有趣事和突发事。
本报记者 韩焱
把目光投向群众,把版面交给百姓。4月9日,咸阳日报社都市新刊部记者走进了富安社区。
“见到他时,他在纸上,见不到他时,他在路上……”曾经有人这样描写报业的新闻记者,当日上午,富安社区及附近居民们却不但与记者面对面,并且与记者聊现实、诉心声、谈感受……
“咦!这是我们小区的事!”、“这上面的人是我们邻居!”……见到记者带来的《咸阳日报-都市新刊》,居民们争相阅读。特别是看到上面的社区新闻时,由于这些新闻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更是令他们感到亲切。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上了报纸,许多人表示以前并不知道那是新闻,今后再有类似事件发生肯定会拨打《都市新刊》新闻热线。
看到一些与市民相关的事情经记者呼吁,终得以圆满解决的报道后,秦宝小区的常大妈感叹地说:“没想到《都市新刊》是专为我们老百姓说话的。今后有事一定找咱们都市新刊的记者!”
这边,大家围着记者了解情况、反映问题;那边,现场要求订阅报纸的居民们也将记者围在了中间。
居民吴大爷是一名铁杆读者,当日见到《咸阳日报-都市新刊》时,如获至宝,对记者带来的几期报纸当场进行收集。
他说,自己常年订阅各类报纸达十余种,其中却没有《咸阳日报》。作为一名咸阳市民,他首先想了解咸阳的大事小情,而《咸阳日报》肯定是了解这些事情的最好途径。但由于不知该通过什么途径,因此成为憾事。
记者告诉他,《咸阳日报》自今年1月起已进入各报亭进行零售。此外,《都市新刊》自今年改版后,以全年120元的优惠价格面向市民进行征订。
了解这些情况后,吴大爷毫不犹豫地为自己订了全年的《咸阳日报-都市新刊》。
此次活动,富安社区的居民们不但了解到《咸阳日报》从版面到内容的巨大变化,而且对于《都市新刊》记者走进社区的做法非常欢迎。(D)(4)
新闻推荐
市政“110”解民忧保畅通 ——市城建局强化为民服务小记 许亚平
4月7日凌晨,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市城建局城管科科长马怀素急忙打车几分钟便赶到了中华路中华大厦门前,原来几分钟前一辆红色陕A-QKxxx车辆冲入绿化带。不久,绿化执法人员和秦都交警相继赶到现场勘察和...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