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裴晓明)在后进村党组织集中整建工作中,三原县结合村情实际,采取“一台账、两保障、三强化”的工作措施,强力推进,确保整顿一个、见效一个、提升一个。
建立“一本台账”。在整建进度上,建立工作台账,通过党组织自评、群众评议、镇(中心)党(工)委自评等方式,对全县208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定级,倒切出1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县委组织部针对每一个村和导致后进的具体原因登记造册,建立统一台账,实行工作进度月报制,每月一上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实行整建销号制,整建一个,销号一个,整建不彻底,绝不销号。
做到“两个保障”。在帮扶力量上,实施两个保障:一方面,派驻驻村工作组驻村整顿。结合全县“百千万”主题实践活动,由所在镇(中心)和包村部门组成联合驻村工作组,抽调3-5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硬、党性强的同志担任组员,在走访谈心过程中,排查矛盾,解决问题,帮助村里走上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选派“第一书记”帮扶整顿。针对后进村软弱涣散的不同情况,抽调部分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后进村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明确“第一书记”工作重点就是强组织,明思路、谋发展、促和谐、建制度,努力让后进村尽快实现自我造血,健康发展。
突出“三个强化”。突出强化支部班子建设。大力开展农村“领头雁”培训工作,对工作作风不实的支部班子及时进行调整,配全配强支部班子。同时,从大学生村官、返乡务工人员、退伍军人、农村实用人才等优秀农村青年中大力挖掘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充实领导力量;突出强化党员教育。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构建“有职党员目标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的管理格局,让党员有压力、有动力干好工作;突出强化制度建设。大力推行村干部“坐班制”、“便民服务代理制”、“四议四公开”等制度,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制度,用务实管用制度保障整顿效果不反弹、长效化。(B)⑧
新闻推荐
三原县兴隆小学四二班李金熙每个人都会和某个人、某个事物有不解之缘,而背后往往也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与一本书的不解之缘。与我有不解之缘的那本书,就是《麻烦小丫有故事》,尽管...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