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永寿新闻 > 正文

豹榆树下有人家 ■刘江

来源:延安日报 2013-08-17 23:01   https://www.yybnet.net/

的功效,外敷可治水火烫伤;用叶制成的土农药,还可杀红蜘蛛,是人类的好朋友。

夏日生暑,为寻凉日又一次前往柏峪,有了对豹榆树的了解再站在它的脚下时心中就多了几分敬意。就想,这个村子的先人说不定也是周人的后代,早年间就是手执一株豹榆树的幼苗从岐山脚下移居到这柏峪山中来的。恍惚中听得有人招呼:你们是从远路来的吧,进屋喝口水。循声望去是去年客访不遇的那户人家,院门口站着一位老妇,身前依然是一丛竹,身后仍然是一片花,山墙上多了一片爬山虎,蓬勃向上。走进小院更是出奇的洁净,就连拾来的柴枝也一律折成尺许长规规矩矩码在屋檐下,主人的做人与行事便可从中看出一二。进屋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老人年轻时的夫妇合影,见她的丈夫一身戎装,正欲问个究竟,暗影里闪出一男子,一语不发夺门而去。迎着我们探寻的目光,老人淡淡地说,她的丈夫是在退伍回乡后去世的,那一年她还不满四十岁。刚才出去的是她的儿子,原本也是入伍当兵的人,半路生了病,被送了回来,四十多了,连个家还没成

下。许是怕扫了我们的兴,看着一拨欢声笑语的人哑了声,老人便改口说起了村子昔日的红火热闹,还拨开齐腰深的蒿草领我们参观了他们那泉水涓涓的蓄水池。

行走中有朋友打电话向林业专家求证那古树的名称,回说应该是“鹅耳枥”。榆与枥,不知是本名与别名之差还是种与属之别,但却因一个“枥”字使人想起了韩愈的名篇《山石》:“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山深不知处,头上只闻鸟鸣啁啾不见鸟影,脚下只听水声淙淙不见水流,我们本该也像诗人一样赤着一双脚,涉涧而行,让清凉的溪水从足背上流淌,让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但心情却像脚下的路一样,高高低低难以顺畅。村庄荒芜,邻人远去,老人一家父子两代义务参军可谓是尽忠报国,那么如今又该靠什么温暖她晚年的生活呢?她的守望,是命运的羁绊还是她真就觉得有这伟岸的古树护佑、有自己手植的花荣菜绿相伴就蛮可以生活得恬淡自在?也许,她本就不是爱争个眉高眼低的人,如今还凑什么红火热闹。

走远了,回头向山坡上望去,还能看见那棵弯腰的豹榆树。

下神道岭,入柏峪川,一条毛片石铺就的小径引上山脚,是一个荒芜的小村庄,村口的拐弯处斜坡上生长着一棵苍劲的大树,外露的树根像一双有力的大手,十指紧扣着脚下的泥土,仿佛一松劲就会滑下山去。转过弯,回身再看,那树也像是为了免除人们的担心,半空中悠地一个转身生出一个温柔的弯,保持了它生命的平衡,活脱脱一个一手插腰一手扶墙的老人,站在这村口日复一日望着那蜿蜒在山脚下的路。

有了这棵大树的迎接,这出行便不再是闲游,心里生出了一丝回归和探望的柔情。

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村庄,一座座小院拾阶而上,虽然荒芜了,门窗洞穿,荒草齐腰,有些已经是断壁残垣,屋没塌墙已倒;但在这荒芜之间依然能看到这村子里昔日的生动、能看到主人对生活的热爱、能看到光景的红火。不少的院落都是门上有阁,若是瓦房便都是两层的,下面住人上面储物,若是石窑也是小轩窗采光,宽敞明亮。一般的农家出行的路都讲究个平顺,可这里的人家户户门前都要造出三五级台阶,走上去步步登高极有心劲和韵致。想着昔日这台阶之上一定会坐着些银须飘飘的老人,说古道今;那厦屋里也该飘出些朗朗书声,儒雅悦耳。

上到高处回身俯瞰,才发现整个村庄几乎被树木覆盖。有人说,北方人大都有一种槐树情结,因为他们的祖先许多都是大槐树下的移民,他们在哪里安下新家便首先要在哪里栽一棵槐树,寄托对故乡的思念,那槐树便像保护神一样庇护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所以一个村子里槐树的大小就能反映出它历史的长短。这村中央的一棵古槐树干遒劲枝叶枯荣参差,树围要三人才能合抱,少说也有百年之龄。树下一盘石碾,碾盘上晾晒着金黄的玉米,才让人想到这村中还该有袅袅炊烟升起。从四周望去,真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低门小户的人家。走近了,门前有一丛翠竹,楚楚动人,一道篱笆墙爬满了野蔷薇,欣欣向荣。篱笆下,葱绿、茄紫、椒红。留守在这里的该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啊?门闩紧扣,只有忙碌的蜜蜂飞来飞去。

折身右拐,又是一棵参天大树,树干挺拔,树叶榆树般细密,树皮却似白皮松斑斑脱落。所不同的是那脱落处是红褐色的,多了几分隐忍和凝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啊,为何让人突生出许多牵挂和敬重?山尽处岚气霭霭,无人可问。

走出村,才看清村口那棵弯腰的大树和村中那棵挺拔的大树同属一种,一柔一刚,一前一后,守护着大山深处这个古老荒芜的村庄。从此后,那树、那人,成了心中的两个牵挂。

这是去年秋天的事情。

回家后将照片发到网上求教,有网友回帖说这树叫豹榆树,是榔榆的一种,因树皮斑斑脱落如豹纹而得名。最古老的一棵豹榆树生长在永寿县甘井镇,人称树王,传说是周文王的祖父率部族迁徙至岐山下时亲手所植。由于豹榆树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植都非常好看,常被人选作绿化树种。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

新闻推荐

永寿“民间剪纸”“监军战鼓”入列全省非遗名录

本报讯(车维国)近期,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永寿县“民间剪纸”、“监军战鼓”入选。永寿“民间剪纸”兼容西北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风格,颇具地方特色。“监军战鼓”源远流长,相传是对隋唐战鼓...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豹榆树下有人家 ■刘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