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工作方式方法在转变,工作的状态在转变。谈起现在的工作,罗雄文告诉记者,如果把上班比喻成上学的话,他以前是“走读生”而现在是“寄宿生”。
来到家朋工作前,罗雄文的工作是“两点一线”,早上出门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刚到家朋,他也是继续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出门,7点半左右来到乡内,晚上5点半下班回家。”
但一段时间的“走读”下来,罗雄文发现这样不行,虽然每天早出晚归没有迟到早退,但一方面要早起晚睡,势必影响精力,导致工作状态不佳。另一方面乡里的事情很多,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走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必须住在乡里面。”回家之后,罗雄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爱人,爱人对他的工作也是积极支持,在爱人的支持下,罗雄文开始了他的“寄宿生活”。
“去年抗旱,一个多月没回去。年前的环境整治一个多月住在乡里。前几天乡里搞油菜花节,又是连续一个多月。”罗雄文告诉记者,虽然家朋乡离绩溪县仅有30公里的距离,但是自从开始“寄宿”后,十来天不回家已经成了常态。
由“机关”到“基层”、由“走读”到“寄宿”,相对以前的工作,现在的工作显得忙了、苦了、累了,罗雄文也变得黑了、瘦了。谈起这两年的工作,罗雄文坦言曾经有过“失望”。
“干得多,拿的少,家里照顾不到,还经常被人误解。”罗雄文说。
“乡里以前有16个保洁员,人多,钱拿得少,干事积极性不高,我提出整合,减少数量、增加收入,调动积极性。有人说我以权谋私,帮熟人得好处,在家朋我哪来的什么熟人?”罗雄文告诉记者,在基层往往会存在想干事却不被理解的情况。
面对质疑,罗雄文坚持只要做到公平公正就会“日久见人心”,在他的推动下,村口的广场建起来了,乡里的保洁队伍整合了,美好乡村建设、清洁工程实施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也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罗雄文告诉记者,伴随着工作的深入,原先的“失望”已经消失,他又一次找到了工作取得成效后带来的那种“自豪感”,而这正是他由“机关”到“基层”的最终目的。
新闻推荐
山水诗乡,多彩宣城。4月2日上午,伴着和煦的春风,宣城市首届三月三敬亭山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月活动,在被誉为“江南诗山”的敬亭山下隆重启幕。紧接着,三月三敬亭山传统民俗文化登山节、三月三敬亭山民俗...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