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随着盛夏的到来,宣城市各重点工程也进入了最繁忙的施工季。一处处火热的大工地,是宣城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定格和缩影。为此,本报特推出“重点工程探营”系列报道,让记者带您走进这些繁忙的工地,感受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敬请关注。
时间:6月10日下午15时43分
地点:绩溪县伏岭镇境内
室外温度:33℃
驱车至绩溪县东郊29公里处的伏岭镇桐坑附近,眼前高耸的大山成了一个大工地——这里便是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现场。尽管户外骄阳炙烤大地,但放眼工程建设现场:数十台挖土机在一刻不停地挖土填石,工人们也正迎着滚滚热浪打桩钻孔,马不停蹄地奋战在建设一线。
在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一处,42岁的傅玉香正背着水泥砂浆,向附近的山坡走去。由于背篓里的水泥砂浆重达七八十斤,所以迈步时她不得不深弯着腰。“别看走这段路距离不长,但一天至少要来回背100多趟,时间一长身体也吃不消。”傅大姐说,自己和其他十几名浆砌石班组的工友都来自四川雅安,现在正负责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沿岸的护坡工作。
“这块石头太大了,来,把它敲碎再堆上去。”正和傅大姐交谈,23岁的严旭正忙着和工友一起把石头顺势堆在山坡上。烈日下,连续数小时的工作早已把他脸庞晒得通红黝黑。“肯定辛苦,不过时间长也习惯了。”说完,他连忙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然后又道:“真正的高温天气还没来呢。”
电站进厂交通洞的施工现场又是另外一种景象:走进深约350米的洞穴,漆黑环境下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借着工程车的灯光,工人们正戴着口罩马不停蹄地进行爆破开挖作业,旁边的一台挖土机也正在平整进洞路面。据负责现场安全的毛松九介绍,完全打通后的交通洞深约1670米,在电站进入生产阶段后,交通洞将是进入地下厂房的唯一通道。“现在交通洞每天24小时都在不停地作业,两班工人轮换上班,目的就是保证能够跟上电站的整个施工进度计划。”毛松九说。
这些是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现场忙碌的日常景象。在施工现场采访时,记者还看到了一群特殊的“交通工具”——由8头骡子组成的运输骡队。据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工程标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万作民介绍,骡子身上背负的材料是用来建设输电线路铁塔的,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一般交通工具很难到达铁塔修建的指定位置,所以电站只能使用原始的交通工具运输。“除此之外,使用骡队运输一方面能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大面积修路破坏山区的植被。”万作民说。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绩溪讯 为进一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日前,绩溪县划出“三条红线”,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建设项目开竣工履约保证金...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